娛
国语辞典解释
娛娱
yú详细解释
名
◎快乐、欢乐。
晋 · 王羲之《三月三日兰亭诗序》:“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。”
耳目之娱。
动
1.取悦、使快乐。
南朝宋 · 谢灵运《石壁精舍还湖中作》诗:“清晖能娱人,游子憺忘归。”
自娱娱人。
2.慰藉。
《楚辞 · 屈原 · 九章 · 思美人》:“吾将荡志而愉乐兮,遵江夏以娱忧。”唐 · 韩愈《上兵部李侍郎书》:“舒忧娱悲,杂以瑰怪之言。”
外语翻译
- pleasure, enjoyment, amusement
- unterhalten, belustigen
- réjouir, se distraire, plaisir, distraction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元俱切;《正韻》:牛俱切,𡘋音虞。《說文》:樂也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窮歡極娛。
又,《集韻》:五故切,音悟 —— 義同。
义虞㥥通。
注解
〔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。
〔娛〕字拼音是y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女、吳。
〔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ú] ⑴ 同“娱”。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噳俱切頁碼第415頁,第13字續丁孫
娛
樂也。从女吳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元于反頁碼第993頁,第5行,第1字述
樂也。從女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虞俱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478頁,第4字許惟賢第1078頁,第5字
樂也。
段注古多借虞爲之。
从女。吳聲。
段注虞俱切。五部。
白话解释
娱,作乐。字形采用“女”作边旁,采用“吴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女、吳聲,隸書、楷書都繼承這個結構。字從「女」為義符,表示此字與女子有關,古代歌舞娛樂多半由女子演出;從「吳」為聲符,有兼義的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吳」字的本義為「姓也;亦郡也;一曰大言也」,從字形結構來看,「大言也」比較像是「吳」字的本義。人在娛樂歡愉時多半會大聲言笑,因此「娛」從「吳」有兼義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