媪
意思解释
媪媼
ǎo基本解释
◎老妇人的通称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媪,女老偁也。”《战国策•赵策四》:“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,贤于长安君。”《北史•;卷四十三•;邢峦传》:“及代,吏人父老及媪妪皆远相攀追,号泣不绝。” 称谓。母亲。《广雅疏证•;卷六下•;释亲》:“媪,母也。”《韩非子•;外储说右上》:“薄疑归言之媪也,曰:‘卫君之爱疑奚与媪?’媪曰:‘不如吾爱子也!’” 用以称已婚妇女。《史记•;卷一一一•;卫将军传》:“其父郑季,为吏,给事平阳侯家,与侯妾卫媪通,生青。”司马贞·索隐:“媪,妇人老少通称。” 地神。明•;张自烈《正字通•;女部》:“媪,地神曰媪。”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女,昷( wēn )声。本义:对老年妇女的敬称。
2.同本义。
白发谁家翁媪。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,贤于 长安君。
媪妪(年老的妇女)
old woman;
3.对妇女的通称。
昂年五岁,乳媪(奶母)携抱匿于庐山。
woman;
4.母亲。
卫君自请薄媪。
mother;
外语翻译
- old woman; lower-class woman
- vieille femm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烏皓切,音襖。《說文》:女老稱。《前漢・高帝紀》:高祖常從王媼武負貰酒,此兩家常折券棄責。
义又,母之別稱。《史記・趙世家》:左師觸龍說太后曰:媼之愛燕后,賢于長安君。《前漢・外戚傳》:地節三年,求得外祖母王媼。
义又,地神曰媼。張晏曰:坤爲母,故稱媼。《前漢・郊祀歌》:媼神蕃釐。又,〈安世歌〉:后土富媼。
又,《集韻》:委隕切,音醞 —— 女字。
又,紆問切,音醞。又,於云切,音熅。又,於昆切,音溫 —— 義𡘋同。
又,烏沒切,溫入聲 —— 媼妠,小兒肥也。
注解
〔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。
〔媼〕字拼音是ǎ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女、𥁕。
〔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ǎo] ⑴ “媪”的繁体字。⑵ 老婦。說文解字:“媼,女老偁也。”《戰國策•趙策四》:“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,賢于長安君。”《北史•;卷四十三•;邢巒傳》:“及代,吏人父老及媼嫗皆遠相攀追,號泣不絕。”⑶ 稱謂。母親。《廣雅疏證•卷六下•;釋親》:“媼,母也。”《韓非子•;外儲說右上》:“薄疑歸言之媼也,曰:‘衛君之愛疑奚與媼?’媼曰:‘不如吾愛子也!’”⑷ 婦人的通稱。《史記•卷一一一•;衛將軍傳》:“其父鄭季,為吏,給事平陽侯家,與侯妾衛媼通,生青。”司馬貞•;索隱:“媼,婦人老少通稱。”⑸ 地神。明•張自烈《正字通•;女部》:“媼,地神曰媼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烏皓切頁碼第412頁,第15字續丁孫
媼
異體媪
女老偁也。从女𥁕聲。讀若奧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晏考反頁碼第986頁,第4行,第2字述
母老偁也。從女昷聲。讀若奧。武威有媼闈縣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烏晧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457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69頁,第1字
母老偁也。
段注母大徐作女。非也。高帝母曰劉媼。文穎曰:幽州及漢中皆謂老嫗爲媼。孟康曰:長老尊稱也。左師謂太后曰:媼愛燕后賢於長安君。《禮樂志》。媼神蕃釐。后土富媼。張晏曰:媼,老母偁也。坤爲母。故偁媼。
从女。𥁕聲。讀若奥。
段注按从𥁕葢與嫗同意。形聲中有會意也。𥁕聲而讀如奥者,方俗語音之轉耳。烏晧切。古音當在十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