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恚的意思解释

心部10画上下结构U+605A

心部

10画

6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FFNU

GGP

BBWZ

40331

1861

7703

U+605A

1211214544 横、竖、横、横、竖、横、点、斜钩、点、点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huì

基本解释

恨,怒。~恨。~怒。~望。~愤。怒~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(形声。从心,圭声。本义:怨恨,愤怒) 同本义。

,恨也。 《说文》,怒也。 《广雅 · 释诂二》故去忿之心;而成终身之名。 《战国策 · 齐策三》目。 《管子 · 地员》而语女曰。 明 · 崔铣《记王忠肃公翱三事》懋卿甚。 《明史》承畴大 清 · 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

恚碍(愤怒抵触);恚忌(愤怒嫉忌);恚忿(愤怒);恚责(愤怒斥责)

anger;

副词

愤怒地,生气地;发怒地 舍人恚曰:“朔擅诋欺天子从官”。——《汉书》

angrily;

国语辞典解释


huì

详细解释

怨恨、愤怒。

《战国策 · 齐策六》:“故去忿恚之心,而成终身之名。”《三国志 · 卷五四 · 吴书 · 吕蒙传》:“归以告蒙母,母恚欲罚之。”

恚恨、恚怒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huì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愤怒;怨恨。

恚怒、心生忿恚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anger, rage
  • Rage, Rasen (S)
  • rag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於避切;《正韻》:胡桂切,𡘋音㜇。說文》:恨也。从心,圭聲。玉篇》:恨怒也。

注解

〔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

〔恚〕字拼音是huì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圭、心,五行属

〔恚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圭声。本义是怨恨,愤怒。

〔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uì] ⑴ 恨,怒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下反切於避切頁碼355頁,第11

異體

恚恨也。从心圭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反切於棄反頁碼862頁,第3行,第1

恚恨也。從心圭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忿之深切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下反切於避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043頁,第3許惟賢893頁,第8

恚怒也。

段注怒各本作怨。今依《大雅・綿・正義》正。下文曰:怒者,恚也。二篆互訓。

从心。圭聲。

段注於避切。十六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