爍
火部19画左右结构U+720D
国语辞典解释
爍烁
shuò详细解释
形
1.光亮闪动的样子。
《文明小史 · 第一四回》:“就这洋灯而论,晶光烁亮,已是外国人文明的证据。”
灯光闪烁、目光烁烁。
2.炎热。
唐 · 柳宗元《永州龙兴寺东邱记》:“温风不烁,清气自至。”
动
1.销镕、镕化。
《周礼 · 冬官考工记》:“烁金以为刃,凝土以为器。”汉 · 王充《论衡 · 奇怪》:“烁一鼎之铜,以灌一钱之形,不能成一鼎,明矣。”
2.烧、灼。
唐 · 李白《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》诗:“骄阳何太赫,海水烁龙龟。”
外语翻译
- shine, glitter, sparkle
- funkeln, leuchten (V)
- reluire, scintiller, étincel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書藥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式灼切,𡘋音鑠。《說文》:灼爍,光也。
义又,《呂氏春秋》:人民淫爍不同。
又,與鑠通。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爍金以爲刃。【釋文】爍音余灼反 —— 義當作鑠,始灼反。《集韻》或作鑠。
又,《集韻》:弋灼切,音藥 —— 本作爚。詳爚字註。又,歷各切,音樂 —— 暴爍,木枝葉缺落貌。通作樂。
又,力角切,音犖 —— 義同。或作樂。
注解
〔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。
〔爍〕字拼音是shuò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火、樂。
〔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uò] ⑴ 见“烁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書藥切頁碼第338頁,第4字續丁孫
爍
灼爍,光也。从火樂聲。
白话解释
烁,灼烁,发光。字形采用“火”作边旁,“乐”是声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