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衰的意思解释

衣部10画上下结构U+8870

衣部

10画

4画

上下结构

会意字

YKGE

YWMV

SKRH

00732

5905

4305

U+8870

4125113534 点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撇、竖提、撇、捺

𠱗𠆂𤸬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事物发展转向微弱。~微。~弱。~老。盛( shèng )~。兴( xīng )~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会意。从衣,从冄( rǎn )。“冄”象草毛茸茸的样子。是“蓑衣”的“蓑”的本字。( suǒ )本义:蓑衣。

2.力量减退,衰落,没落。与“盛”相对。

则气复反入。 《素问 · 疟论》。注:“谓病衰退也。”一鼓作气,再而,三而竭。 《左传 · 庄公十年》呜呼!盛之理,虽曰天命,岂非人事哉! 宋 · 欧阳修《新五代史 · 伶官传 · 序》

衰末(衰落微末);衰旺(衰落与旺盛);衰季(衰微末世);衰废(衰败颓废);衰宗(殁落残败的宗族);衰门(寒门);衰薄(颓废浇薄。多指道德风尚)

decline; wane;

3.减少;削弱。

其周德之乎。 《左传 · 襄公二十九年》。注:“小也。”昔周道微。 《谷梁传序》。疏:“谓衰弱陵迟。”余幼好此奇服兮,年既老而不 《楚辞 · 屈原 · 涉江》日食饮得无乎? 《战国策 · 赵策》

风势渐衰;衰颓(衰败);衰止(衰减而止息);衰乏(衰退疲乏);衰色(指姿色衰减的女子)

fail; decline;

4.枯萎;凋谢。

明朝风起应吹尽,夜惜红把火看。 唐 · 白居易《惜牡丹花》是处红翠减,苒苒物华休。 宋 · 柳永《八声甘州 · 对潇潇雨洒江天》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 《乐府诗辞 · 长歌行》

衰红(凋谢的花);衰条(枯枝);衰黄(枯黄)

wither;

形容词

1.衰老。

志悯。 《淮南子 · 主术》。注:“老也。”人之老也形盖 《吕氏春秋 · 去宥》。注:“肌肤消也。”而臣,窃爱怜之。 《战国策 · 战策》其无宿根者,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,则根生已足而又未 宋 ·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
衰颜(衰老的容颜);衰暮(老年;晚年);衰冗(衰老冗废);衰年(衰老之年);衰枯(衰老干枯);衰耄(衰老;年老糊涂)

old and feeble; decrepit;

2.人老时鬓发疏落变白。

塞上长城空自许,镜中鬓已先斑。 陆游《剑南诗稿》

衰白(人老时鬓发疏落变白);衰鬓(年老而疏白的鬓发。多指暮年)

greying;

3.衰弱。

老妪力虽,请从吏夜归。 唐 · 杜甫《石壕吏》

衰癃(衰弱多病);衰迈(衰弱老迈);衰困(衰弱困顿);衰窿(衰弱抱病)

weak; feeble;

4.懈怠。

年既老而不 《楚辞 · 涉江》。注:“懈也。”

衰葸(懈怠畏惧);衰惰(怠惰);衰堕(懈怠)

slack; sluggish;

5.另见 cuī。

cuī

基本解释

等次,等级,等差。等~(等次)。

同“缞”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古代用粗麻布制成的毛边丧服。

共丧亦如之。 《周礼 · 天官 · 内司服》麻之服。 《荀子 · 礼论》子墨緻, 梁弘御戎, 莱驹为右。 《左传 · 僖公三十三年》

衰衣(衰服。古代的丧服);衰杖(居丧用的麻緻与哭丧棒);衰冠(丧服,衰衣丧冠)

mourning garments of hemp;

2.下,从上到下的次序 。

衰杀(等差);衰构(分门别类构拟文辞)

order from top downward;

动词

1.由大到小依照一定的标准递减 。

衰分(古代数学名词。谓从大渐差而小);衰序(衰次。按一定比数递减的次序);衰征(衰政。视土地之差等以征税)

decrease progressively;

2.减少 。

衰少(减少);衰乏(减少缺乏)

reduce;

3.另见 shuāi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减退、由强盛而微弱。

《楚辞 · 屈原 · 九章 · 涉江》:“余幼好比奇服兮,年既老而不衰。”《礼记 · 王制》:“五十始衰,六十非肉不饱。”

2.闽南方言。义同祟。指倒楣,运气差。

今天真衰,无缘无故碰了个大钉子。

cuī

详细解释

用粗麻布做成的毛边丧服。

《礼记 · 丧服小记》:“斩衰,括发以麻。为母,括发以麻,免而以布,齐衰恶笄以终丧。”

依一定的等级层递而降。

《管子 · 小匡》:“相地而衰其政,则民不移矣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由强变弱。

衰老、衰亡、衰落、年老体衰。

cuī

详细解释

1.古代用粗麻布制成的,不缝边的丧服。通“縗”。

斩衰、衰服。

2.《书》由大到小,依照一定的等级递减。

等衰(等次)、日食饮得无衰乎(《战国策‧卷二十一‧赵策四》)?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decline, falter, decrease; weaken
  • verfallen, schwach werden (V)
  • décliner, s'affaiblir, vêtement de deuil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 )

古文: 𠆂𠌺

唐韻》:所危切;《集韻》:雙隹切,𡘋音䙑 —— 小也、減也、殺也。類篇》:浸微也。韻會》:弱也、耗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初危切,音夊。玉篇》:等衰也。〈齊語〉:相地而衰征,則民不移。

又,《集韻》:倉回切,音崔。類篇》同「縗」,喪服也。禮・喪服小記》:斬衰括髮以麻,齊衰惡筓以終喪。

又,邑名。〈晉語〉:公子濟河,召令狐、臼衰、桑泉皆降。【註】三者皆晉邑。

又,《集韻》:蓑本字。說文》:艸雨衣,秦謂之萆。詩・小雅》何衰何笠,《石經》作蓑。

又,《韻補》:所類切,音帨。東方朔〈七諫〉:駑駿雜而不分兮,服疲牛而驂驥;年滔滔而日遠兮,壽冉冉而愈衰。

說文》作𧜸,《類篇》作𠌺

注解

〔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

〔衰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huāi、cuī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衣、󰑗,五行属

〔衰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衣,从冄( rǎn )。“冄”象草毛茸茸的样子。是“蓑衣”的“蓑”的本字。( suǒ)。本义是蓑衣。

〔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huāi] ⑴ 事物发展转向微弱 [cuī] ⑴ 等次,等级,等差⑵ 同“缞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穌禾切頁碼274頁,第19

𧜸

異體

𧜸艸雨衣。秦謂之萆。从衣,象形。

𠆂

異體𠆏𠌺𠱗

𠆂古文衰。

附注王筠釋例:「古文𠆂則純形。上象其覆,中象其領,下象編艸之垂也。」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古文上象笠,中象人面,下象衰形,字亦作蓑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六反切宣靴反頁碼703頁,第3行,第2

𠆂艸雨衣,秦謂之萆。從衣,象形

鍇注臣鍇曰:「萆音闢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703頁,第4行,第1

古文衰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穌禾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585頁,第3許惟賢694頁,第11

𠆂艸雨衣。

段注雨衣有不艸者。《左傳》。成子衣製杖戈。杜曰:製,雨衣。按言製則非艸爲。若今油布衣。

秦謂之萆。

段注《艸部》曰:萆,雨衣。一曰衰衣。此則著萆爲秦語也。《小雅》。何蓑何笠。傳曰:蓑所以僃雨。笠所以禦暑。《公羊傳》。不蓑城也。何云:若今以艸衣城。《齊語》注云:襏襫,蓑襞衣也。襞或萆字。亦作薜。《六韜》。蓑薜簦笠。衰俗从艸作蓑。而衰遂專爲等衰,衰絰字。衰絰本作縗。衰其假借字也。以艸爲雨衣。必層次編之。故引伸爲等衰。後世異其形,異其音。古義茫昧矣。

从衣。象形。

段注謂冄也。穌禾切。十七部。

古文衰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