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襞的意思解释

衣部19画上下结构U+895E

衣部

19画

13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NKUE

SJYHV

XMSR

70732

9268

8437

U+895E

5132514143112413534 横折、横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点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横、竖、点、横、撇、竖提、撇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衣服和肠、胃等内部器官上的褶子。皱~。胃~。

摺叠衣裙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折叠衣裙。

固不如而幽之离房。 《汉书 · 扬雄传》。注:“叠衣也。”积以酷烈兮。 张衡《思玄赋》不县有虫。 王充《论衡 · 商虫》

襞方(端午节风俗。用五色丝缠纸帛折成菱角方片,按一定方位(青、赤、白、黑为四方。黄居中央)缀于胸前,以示妇人养蚕之功);襞幅(折叠布幅为衣裳)

fold;

2.裂,剖分 。

襞笺(裁纸作画。又作擘笺、劈笺)

split;

名词

衣服上打的褶子,泛指衣服的皱纹 。

襞积(衣服上的褶子)

lap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衣服上折叠的痕迹或皱纹。

唐 · 段成式《酉阳杂俎 · 卷六 · 艺绝》:“张遂置钓于巾襞中。”

2.肠、胃等内部器官上的皱折。如:“胃皱襞”、“环状皱襞”。

折叠。

晋 · 左思《娇女》诗:“上下弦柱际,文史辄卷襞。”唐 · 王勃《铜雀妓》诗二首之一:“锦衾不复襞,罗衣谁再缝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肠、胃等内脏器官上的皱褶。

肠襞、胃襞。

2.《书》衣服上的褶子或皱纹。

张遂置钓于巾襞中(唐‧段成式《酉阳杂俎‧卷六‧艺绝》)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fold, pleat, crease
  • pli, repli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 )

唐韻》、《韻會𡘋必益切,音璧。說文》:韏衣也。徐鉉曰:革中辨也,衣襞積如辨也。前漢・司馬相如傳》:襞積褰縐。師古曰:襞積,卽今之帬褶。揚雄〈反騷〉:芳酷烈而莫聞今,不如襞而幽之離房。【註】襞,𤴁衣也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 )

《揚雄・反騷》芳酷烈而莫聞今,不如襞而幽之離房。

謹照原文今改兮。

注解

〔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

〔襞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辟、衣,五行属

〔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ì] ⑴ 衣服和肠、胃等内部器官上的褶子⑵ 摺叠衣裙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必益切頁碼273頁,第23

異體𧞃

襞韏衣也。从衣辟聲。

鉉注臣鉉等曰:韏,革中辨也。衣襞積如辨也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六反切頻役反頁碼701頁,第5行,第1

襞韏衣。從衣辟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猶卷也,襞,摺疊衣也。故《禮》注謂:裙褶爲襞積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必益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579頁,第4許惟賢692頁,第4

襞韏衣也。

段注《韋部》曰:革中辨謂之韏。革中辨者,取革中分其廣摺曡之。《廣雅》曰:韏,曲也。又曰:韏,詘也。衣之襵如革之襵。故曰韏衣。《士冠禮》。皮弁服素積。注曰:積猶辟也。以素爲裳。辟蹙其要中。《子虚賦》。襞積褰縐。張揖曰:襞積,簡齰也。襞,經傳作辟。積,俗作襀。簡,俗作襇。襞亦謂之襵。襵之涉反。

从衣。辟聲。

段注必益切。十六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