𥾨
糹部10画左右结构U+25FA8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下沒切,音覈 —— 紇本字。
注解
〔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𥾨〕字拼音是h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气。
〔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ú] ⑴ 质量差的丝。⑵ 束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下沒切頁碼第431頁,第13字續丁孫
𥾨
異體紇
絲下也。从糸气聲。《春秋傳》有臧孫紇。
附注按:經書作紇,气、乞本一字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下沒切頁碼第1026頁,第3行,第2字述
絲下也。從糸气聲。《春秋傳》有臧孫紇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下𣳚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573頁,第3字許惟賢第1120頁,第3字
絲下也。
段注謂絲之下,者也。
从糸。气聲。
段注下𣳚切。十五部。
《春秋傳》有臧孫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