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倚的意思解释

亻部10画左右结构U+501A

亻部

10画

8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WDSK

OKMR

NGAJ

24221

0231

5048

U+501A

3213412512 撇、竖、横、撇、点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钩

𠋣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靠着,~靠。~赖。~傍。~托。~重。

仗恃。~势。~恃。~仗。

偏,歪。不偏不~。

随着,和着:“使慎夫人鼓瑟,上自~瑟而歌”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人,奇声。本义:斜靠着。

2.同本义。

,依也。 《说文》参天两地而数。 《易 · 说卦》柱而笑。 《史记 · 刺客列传》于郎门。 《韩非子 · 内储说下》故曰:“祸兮福之所 《韩非子 · 解老》冲冒。 唐 · 柳宗元《三戒》右臂挂念珠倚之 —— 珠可历历数也。 —— 明· 魏学《核舟记》倚一横木。其下。 《聊斋志异 · 狼三则》

倚望(父母倚门望子);倚身(把身体靠在某一物体上);倚门(靠着门)

lean by;

3.依靠;依赖。

祸兮福之所 《老子》

倚负(依附;跟从);倚叠(互相依靠勾结);倚人庐下(依靠别人生活);倚借(依赖;倚仗);倚任(倚重信任);倚信(倚重信任);倚官挟势(倚仗官府的权势);倚酒三分醉(仗着喝点酒,就装出醉态来。形容借一点因由,故意扩大事态)

rely on; depend on;

4.倾斜 。

倚盖(倾斜的伞盖);倚风(随风倾侧摇摆);倚墙(倾侧的危墙)

incline;

5.靠近 。

倚翠(接近女性);倚负(靠近,偎依)

be near to;

6.立 。

倚石(耸立的石头);倚乘(站着乘车)

stand;

7.拄。

杖自叹息。 唐 · 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
lean on sth.;

8.依照,合着[音乐],伴奏。

嫔御歌。 宋 · 王谠《唐语林 · 雅量》

in accordance with;

名词

姓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靠、斜靠。

《史记 · 卷八六 · 刺客传 · 荆轲传》:“轲自知事不就,倚柱而笑。”

倚门而望。

2.依仗、仗恃。

《书经 · 君陈》:“无依势作威,无倚法以削。”《史记 · 卷一〇七 · 魏其武安侯传》:“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。”

倚势欺人。

3.偏斜、侧偏。

《礼记 · 中庸》:“中立而不倚,强哉矫。”

不偏不倚。

4.随著、配合。

《史记 · 卷一〇二 · 张释之传》:“使慎夫人鼓瑟,上自倚瑟而歌。”宋 · 苏轼《赤壁赋》:“客有吹洞箫者,倚歌而和之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斜靠;靠著。

倚门、倚窗。

2.依靠;依赖。

倚靠、倚赖。

3.仗恃;凭借。

倚势。

4.歪斜;侧偏。

不偏不倚。

5.配合;随著。

倚瑟而歌。

6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rely on, depend on; lean heavily
  • (English: rely upon, von etw. abhängig)​ , Yi (Eig, Fam)​, 1. sich anlehnen an; sich stützen auf
  • s'appuyer sur, compter sur, profiter d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 )

唐韻》:於綺切;《集韻》:巨綺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隱綺切,𡘋音輢 —— 因也。老子《道德經》:禍兮福所倚,福兮禍所伏。又,《左傳・昭五年》:薳啓彊曰:設机而不倚,爵盈而不飮。

又,恃也。前漢・韓信傳》:百姓罷極怨望,容容無所倚。

又,偏也、側也。禮・問喪》:居于倚廬。

又,倚瑟,合曲也。前漢・張釋之傳》:愼夫人倚瑟而歌。今填詞家謂之倚聲。

又,姓。楚左史倚相之後。

又,《正韻》:於戲切,音意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與奇同。荀子・修身篇》倚魁之行,註引揚子《方言》:秦晉之閒,凡物體不具謂之倚。

又,《莊子・天下篇》:南方有倚人焉,曰黃繚。音義同「畸」。

六書故》:偏頗依倚,聲義近而微不同。頗甚於偏,倚力於依,察聲之廣陿輕重,義可知也。凡文各有義,以彼喻此,終不親切。說文》依倚互相釋,此類甚多,蓋無所取之,取諸近似而已。

注解

〔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

〔倚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奇,五行属

〔倚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奇声。本义是斜靠着。

〔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ǐ] ⑴ 靠着,~靠。~赖。~傍。~托。~重。⑵ 仗恃⑶ 偏,歪⑷ 随着,和着:“使慎夫人鼓瑟,上自~瑟而歌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於綺切頁碼261頁,第6

異體𠋣

倚依也。从人奇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五反切乙彼反頁碼670頁,第5行,第1

倚依也。從人奇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於綺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1488頁,第1許惟賢653頁,第7

倚依也。从人。奇聲。

段注於綺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
白话解释

倚,依靠某物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奇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作,由「人」、「奇」二字構成。從人,示人有所依賴。從奇,聲符,注明音讀。篆文承之,筆畫整齊化。隸書承自篆文,右體「奇」字上端「大」形隸變作「六」。楷書承自篆文,曲筆變作直筆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