椅
意思解释
椅
yǐ基本解释
◎有靠背的坐具。~子。坐~。木~。躺~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木,奇声。
① 本义:木名。即山桐子。《诗·銿风·定之方中》:“树之榛栗,椅桐梓漆。”这个意义读 yī 。
② 椅子。本字作“倚”
2.椅子, 有靠背的坐具。
椅,坐具后有倚者,今人俗呼椅子。
椅杌(椅子和凳子);椅背(椅披。椅子的靠背)
chair;
3.轿子。
皇帝乘椅,自便殿举至西便门。
sedan;
4.另见 yǐ。
越南字释义
椅
◎同“𣖟”。
国语辞典解释
两岸词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chair, seat
- Stuhl (S), Yi (Eig, Fam)
- fauteuil, chais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於離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於宜切,𡘋音猗。《說文》:梓也。《詩・鄘風》:椅桐梓漆。陸璣《草木疏》:梓實桐皮曰椅。《𡌨雅》:椅卽是梓,梓卽是楸。蓋楸之疎理而白色者爲梓,梓實桐皮曰椅,其實兩木大類同而小別也。《爾雅翼》:郭氏解椅梓云:卽楸。又解楸榎云:大而皵楸,小而皵榎。《說文》亦曰:椅,梓也;梓,楸也;楸,梓也;檟,楸也。然則椅、梓、楸、檟,一物而四名。
又,《集韻》:於義切,音意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正韻》:隱綺切,音倚 —— 俗呼坐凳爲椅子。《正字通》:坐具後有倚者。
义又,《類篇》:椅柅,木弱貌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椅柅作𣚂柅。
注解
〔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椅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ǐ、y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奇,五行属木。
〔椅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奇声。①。本义是木名。即山桐子。《诗·銿风·定之方中》:“树之榛栗,椅桐梓漆。”这个意义读 yī 。②椅子。本字作“倚”。
〔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ǐ] ⑴ 有靠背的坐具㈡ [yī] ⑴ 落叶乔木,木材可以制器物。亦称“山桐子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於離切頁碼第181頁,第11字續丁孫
椅
梓也。从木奇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於离反頁碼第453頁,第7行,第1字述
梓也。從木奇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於离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964頁,第3字許惟賢第426頁,第1字
梓也。
段注《釋木》曰:椅,梓。渾言之也。《衞風》傳曰:椅,梓屬。析言之也。椅與梓有別。故詩言椅桐梓漆。其分別甚微也。故《爾雅》、《說文》渾言之。
從木。奇聲。
段注於离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按賈逵說又作檹。
白话解释
椅,梓木。字形采用“木”作边旁,“奇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、楷書字形皆為從木、奇聲。「木」為樹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樹木有關;「奇」為奇異、不尋常,於此僅作為不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