㷮
火部15画左右结构U+3DEE
外语翻译
- scorched or burned wood, to burn; to heat, to destroy in fire, to roast or bak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作曹切;《集韻》:臧曹切,𡘋音糟。《說文》本作𤓗,焦也。《玉篇》:燒也。《廣韻》:火餘木也。《般若經》:有人持小火,㷮燒乾草木。
义《六書㴑原》作𤒖。
注解
〔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。
〔㷮〕字拼音是z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火、曹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作曹切頁碼第336頁,第21字續丁孫
𤓗
異體㷮
焦也。从火𣍘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祖叨反頁碼第822頁,第3行,第1字述
焦也。從火曹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作曹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935頁,第2字許惟賢第846頁,第3字
𤓪也。
段注今俗語謂燒壞曰㷮。凡物壞亦曰㷮。
从火。𣍘聲。
段注作曹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