脀
月部10画上下结构U+8100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署陵切;《集韻》:辰陵切,𡘋音承。《說文》:騃也。《博雅》:癡也。
又,《集韻》:諸應切,音證 —— 一曰臖脀,腫也。
又,《廣韻》:煮仍切;《韻會》:諸仍切;《正韻》:諸丞切,𡘋音蒸。《廣韻》:升也、以牲實鼎也。《儀禮・燕禮》:脯醢無脀。【註】脀,俎實。《儀禮・特牲饋食禮》:宗人吿祭脀。【註】脀,俎也。【釋文】脀,之承反。【疏】脀者,升也。謂升特牲體於俎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𦞪。
注解
〔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脀〕字拼音是zhē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丞、⺼。
〔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ēng] ⑴ 把牲体放入俎中。⑵ 已盛牲体的俎:“宗人告祭~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署陵切頁碼第131頁,第11字續丁孫
𦛫
異體脀、𦛆
騃也。从𠕎㞼聲。讀若丞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振丞反頁碼第339頁,第2行,第2字述
騃也。從肉丞聲。讀若丞。
鍇注臣鍇按:《儀禮》曰:「脯醢無脀俎實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署陵切古音第六部頁碼第684頁,第1字許惟賢第305頁,第2字
騃也。
段注《馬部》曰:騃,馬行仡仡也。《人部》曰:仡,勇壯也。按騃取壯意。凡肥者多癡。故《方言》曰:癡,騃也。《廣韵》曰:脀,癡皃。下文胗腄等字皆言人病。騃亦病之一也。
从肉。丞聲。
段注按《禮經》,戴記以此字爲薦脀字。葢假脀爲烝也。烝,進也。而《廣韵》乃分別𦚦爲熟,脀爲癡皃。《集韵》亦分別異體。皆非是。
讀若丞。
段注署陵切。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