𧴲
貝部10画上下结构U+27D32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𧴲
◎同“𧴪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備考
《篇海類編》:音鎖 —— 只也。《字彙補》:俗𧴪字。
注解
〔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備考・酉集,康熙部首是貝部。
〔𧴲〕字拼音是suǒ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巛、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酥果切頁碼第204頁,第1字續丁孫
𧴪
異體𧴲
貝聲也。从小、貝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聚小貝則多聲,故其字从小貝。」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𧴪,从小貝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斯果反頁碼第520頁,第6行,第1字述
貝聲,從小。貝也。
鍇注臣鍇曰:「象連貫小貝相叩之聲也。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穌果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1115頁,第1字許惟賢第492頁,第1字
貝聲也。从小貝。
段注聚小貝則多聲。故其字從小貝。引伸爲細碎之偁。今俗瑣㞕字當作此。琑行而𧴪廢矣。《周易・旅》初六。旅瑣瑣。陸績曰:瑣瑣,小也。艮爲小石。故曰旅瑣瑣也。按瑣者,𧴪之假借字。《玉部》瑣謂玉聲。穌果切。十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