貱
貝部12画左右结构U+8CB1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彼義切,音賁。《說文》:迻予也。《玉篇》:益也。《集韻》:一曰貤貱,次第也。
又,《集韻》:披義切,音被。又,兵媚切,音祕 —— 義𡘋同。〇【按】《正字通》因《韻會》之譌,引《左傳・昭七年》齊與晉越欲此久矣,作齊與晉貱此久矣,非是。
注解
〔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貝部。
〔貱〕字拼音是b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貝、皮。
〔貱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ì] ⑴ 以物辗转给人。⑵ 益,增加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彼義切頁碼第204頁,第21字續丁孫
貱
迻予也。从貝皮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博媚反頁碼第522頁,第7行,第1字述
移子也。從貝皮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春秋傳》楚薳啓疆言曰:『齊與晉貱此久矣,寡君無適與也而傳諸君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彼義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1120頁,第1字許惟賢第494頁,第4字
迻予也。
段注迻,遷徙也。展轉寫之曰迻書。展轉予人曰迻予。貱迻曡韵。
从貝。皮聲。
段注彼義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