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
意思解释
灯燈
dēng基本解释
①照明的器具。电~。路~。~火(泛指亮的灯)。~语(通讯方法之一)。~标。
②其它用途的发光、发热装置。红绿~。指示~。酒精~。
③装饰张挂的彩灯。~节。~市。河~。冰~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火,登声。本写作“ 镫”。本义:置烛用以照明的器具。“镫”在古代还作“盛熟食的器具”解。隶变以后,作照明器具用的写作“燈”,而“镫”多作马鞍两旁的铁脚踏讲。
2.同本义。亦指通电发光的照明器具或做其他用途的发光器具。
月夜见渔灯,孤光一点萤。
油灯;电灯;日光灯;信号灯;探照灯;灯法(使用灯烛所作的幻术)
lamp; lantern; light;
3.彩灯。特指元宵节挂的彩灯 。
灯市(买卖花灯的市集);灯品(花灯的品类);灯期(元宵节前后赏灯的时节);灯楼(用以张挂花灯的彩楼)
festoon lighting;
4.[收音机、电视机等的] 电子管的俗名 。
五灯收音机
valve;
外语翻译
- lantern, lamp
- Lampe, Leuchte, Laterne , Brenner (S), Elektronenröhre (S)
- lampe, lantern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集韻》:當經切,音丁。《玉篇》:火也。《類篇》:烈火也。《字彙》、《正字通》𡘋云俗燈字。〇【按】《玉篇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灯、燈分載,音切各異,强合爲一,非。
注解
〔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。
〔灯〕字拼音是dē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火、丁,五行属火。
〔灯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火,登声。本写作“ 镫”。本义是置烛用以照明的器具。“镫”在古代还作“盛熟食的器具”解。隶变以后,作照明器具用的写作“燈”,而“镫”多作马鞍两旁的铁脚踏讲。
〔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ēng] ⑴ 照明的器具⑵ 其它用途的发光、发热装置⑶ 装饰张挂的彩灯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都滕切頁碼第465頁,第26字續丁孫
鐙
錠也。从金登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錠中置燭,故謂之鐙。今俗別作燈,非是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丹增反頁碼第1090頁,第6行,第1字述
錠也。從金登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瓦梪謂之鐙。注:即膏鐙也。臣鍇以此《楚辭》所謂蘭膏明燭華鐙錯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都滕切古音第六部頁碼第2819頁,第1字許惟賢第1225頁,第8字
錠也。
段注《祭統》曰:夫人薦豆執校。執醴授之執鐙。注曰:校,豆中央直者也。鐙,豆下跗也。執醴者以豆授夫人。執其下跗。夫人受之。執其中央直者。按跗,《說文》作柎。闌足也。鐙有柎。則無足曰鐙之說未可信。豆之遺制爲今俗用燈盞。徐氏兄弟遂以膏鐙解《說文》。誤矣。《生民》傳曰:木曰豆。瓦曰登。豆薦菹醢。登薦大羹。箋云:祀天用瓦豆。陶器質也。然則瓦登用於祭天。廟中之鐙。笵金爲之。故其字从金。
从金。登聲。
段注都滕切。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