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燈的意思解释

火部16画左右结构U+71C8

火部

16画

12画

左右结构

OWGU

FNOT

UOJU

92818

U+71C8

4334543341251431 点、撇、撇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点、撇、撇、捺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点、撇、横

的组词

意思解释


dēng

基本解释

照明的器具。也指某些其他用途的發光、發熱裝置。如:電燈;酒精燈。《集韻•登韻》:“鐙,《説文》:‘錠也。’徐鉉曰:‘錠中置燭,故曰之鐙。’或从火。”《論衡•程材》:“日之照幽,不須燈燭。”

特指元宵節張掛的燈彩。《玉篇•火部》:“燈,燈火也。”

燈能照明,佛教因以燈比喻佛法。唐劉禹錫《送僧元嵩南遊》:“傳燈已悟無為理,濡露猶懷罔極情。”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聲。从火,登聲。本寫作「 鐙」。本義:置燭用以照明的器具。「鐙」在古代還作「盛熟食的器具」解。隸變以後,作照明器具用的寫作「燈」,而「鐙」多作馬鞍兩旁的鐵腳踏講。

2.同本義。亦指通電發光的照明器具或做其他用途的發光器具。

月夜見漁,孤光一點螢。 清 · 查慎行《舟夜書所見》

油燈;電燈;日光燈;信號燈;探照燈;燈法(使用燈燭所作的幻術)

lamp; lantern; light;

3.彩燈。特指元宵節掛的彩燈 。

燈市(買賣花燈的市集);燈品(花燈的品類);燈期(元宵節前後賞燈的時節);燈樓(用以張掛花燈的綵樓)

festoon lighting;

4.[收音機、電視機等的] 電子管的俗名 。

五燈收音機

valve;

国语辞典解释


dēng

详细解释

1.照明或作为他用的发光器具。

电灯、日光灯、红绿灯。

2.燃烧液体或气体,用来对他物加热的器具。

酒精灯、本生灯。

3.佛法导向光明坦途,趋避邪恶黑暗,故称佛法为“燈”。

唐 · 杜甫《望牛头寺》诗:“传灯无白日,布地有黄金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dēng

详细解释

1.照明等用的发光器具。

电灯、煤油灯、霓虹灯、探照灯。

2.像灯一样发光、发热,用来加热的器具。

喷灯、酒精灯。

3.老式收音机等用的电子管的俗称。

五灯收音机。

4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lantern, lamp
  • Lampe, Leuchte, Laterne , Brenner (S)​, Elektronenröhre (S)
  • lampe, lantern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中 部首:火部 )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都騰切,音登。玉篇》:燈,火也。春明退朝錄》:上元然燈,自昏至畫。西京雜記》:元夕然九華燈于南山上,照見百里。【又】咸陽宮有靑玉五枝燈,高七尺五寸,作蟠螭,以口銜燈,燈然鱗甲皆動,炳若列星。

又,釋書以燈喻法,有《傳燈錄》。杜甫詩:傳燈無白日。

又,《正字通》:金燈草,一名山慈姑,醫方取此合爲丸,名玉樞丹。詳《本草綱目》。

又,叶都郎切,音當。魏敷〈鯨魚燈賦〉:寫載其形,托于金燈;隆脊矜尾,鬐甲舒張。

集韻》本作鐙。說文》:鐙,錠也。【註】徐鉉曰:錠中置燭,故謂之鐙。今俗別作燈,非是。

注解

〔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

〔燈〕字拼音是dē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火、登

〔燈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火,登聲。本寫作「 鐙」。本义是置燭用以照明的器具。「鐙」在古代還作「盛熟食的器具」解。隸變以後,作照明器具用的寫作「燈」,而「鐙」多作馬鞍兩旁的鐵腳踏講。

〔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ēng] ⑴ 照明的器具。也指某些其他用途的發光、發熱裝置。如:電燈;酒精燈。《集韻•登韻》:“鐙,《説文》:‘錠也。’徐鉉曰:‘錠中置燭,故曰之鐙。’或从火。”《論衡•程材》:“日之照幽,不須燈燭。”⑵ 特指元宵節張掛的燈彩。《玉篇•火部》:“燈,燈火也。”⑶ 燈能照明,佛教因以燈比喻佛法。唐劉禹錫《送僧元嵩南遊》:“傳燈已悟無為理,濡露猶懷罔極情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都滕切頁碼465頁,第26

鐙錠也。从金登聲。

鉉注臣鉉等曰:錠中置燭,故謂之鐙。今俗別作燈,非是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丹增反頁碼1090頁,第6行,第1

鐙錠也。從金登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瓦梪謂之鐙。注:即膏鐙也。臣鍇以此《楚辭》所謂蘭膏明燭華鐙錯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都滕切古音第六部頁碼2819頁,第1許惟賢1225頁,第8

鐙錠也。

段注《祭統》曰:夫人薦豆執校。執醴授之執鐙。注曰:校,豆中央直者也。鐙,豆下跗也。執醴者以豆授夫人。執其下跗。夫人受之。執其中央直者。按跗,《說文》作柎。闌足也。鐙有柎。則無足曰鐙之說未可信。豆之遺制爲今俗用燈盞。徐氏兄弟遂以膏鐙解《說文》。誤矣。《生民》傳曰:木曰豆。瓦曰登。豆薦菹醢。登薦大羹。箋云:祀天用瓦豆。陶器質也。然則瓦登用於祭天。廟中之鐙。笵金爲之。故其字从金。

从金。登聲。

段注都滕切。六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