𠆦
人部4画半包围结构U+201A6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𠆦
◎同“乍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說文》乍本字。
注解
〔𠆦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𠆦〕字拼音是zhà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亾、一、!、𠃊、亼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鉏駕切頁碼第424頁,第4字續丁孫
𠆦
異體乍
止也,一曰亡也。从兦从一。
鉉注徐鍇曰:「出亡得一則止,暫止也。」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以為乍「即作之古文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愁亞反頁碼第1011頁,第5行,第1字述
止也。一曰亡也。從亡、一。一,有所礙也。
鍇注臣鍇曰:「出亡得一則止,暫止也。指事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鉏駕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534頁,第3字許惟賢第1101頁,第8字
止亡䛐也。
段注各本作止也一曰亡也六字。今正。乍無亡義。淺人離析所改耳。補䛐字者,如母下云止䛐也。亦本有䛐而後人刪之。乍與母同意。母者,有人姦女而一止之。其言曰母。𠆦者,有人逃亡而一止之。其言曰乍。皆咄咄逼人之語也。亡與止亡者皆必在倉猝。故引申爲倉猝之稱。《廣雅》曰:暫也。《孟子》。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。《左傳》。桓子乍謂林楚。文意正同。而《左傳》俗本改乍爲咋。
从亡一。
段注會意。鉏駕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一,
段注逗。
有所礙也。
段注礙者,止也。說从一之意。母字从一,亦是有所礙之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