𧧻
言部14画左右结构U+279FB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鉏駕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助駕切,𡘋音乍。《說文》:慙語也。
又,《集韻》:疾各切,音昨 —— 義同。
义《類篇》或作𧩳。
注解
〔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𧧻〕字拼音是zhà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作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鉏駕切頁碼第72頁,第31字續丁孫
𧧻
慙語也。从言作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愁亞反頁碼第205頁,第3行,第1字述
慙語也。從言作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在心曰怍,在言曰𧧻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鉏駕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383頁,第3字許惟賢第172頁,第9字
慙語也。
段注與《心部》怍音同義近。《論語》。其言之不怍。則爲之也難。當作此𧧻。
从言。作聲。
段注鉏駕切。古音在五部。按《玉篇》云:蹔語也。疑《左傳》定八年桓子咋謂林楚。杜云咋暫也。當作𧧻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