悯
意思解释
悯憫
mǐn基本解释
①哀怜。怜~。~恤。~惜。~恻。
②忧愁。~默。
详细解释
动词
◎形声。从心,闵( mǐn )声。本义:怜恤) 同本义 隋堤柳,悯亡国也。—— 白居易《新乐府序》 人远悲天悯人之怀,岂为一己之不遇乎?——清· 黄宗羲《朱人远墓志铭》 又
悯人之凶(原谅、可怜凶恶之人。形容看透世情,慈悲为怀,无所计较);悯念(怜悯);悯宥(怜悯宽宥);悯笑(怜悯讪笑;可怜亦复可笑);悯贫(怜恤贫苦的人);悯然(哀怜的样子。
commiserate; take pity on;
形容词
1.忧愁;烦闷。
阨穷而不悯。 曲罢悯然。
悯默(因忧伤而沉默);悯悯(忧伤的样子);悯愧(忧伤怀惭);悯叹(忧伤叹息);悯时病俗(忧虑时俗)
worried; sorrow;
2.哀伤 。
悯凶(为丧事而忧伤。专用以指父母丧亡);悯悼(哀伤悲悼);悯哀(哀伤)
sad;
外语翻译
- pity, sympathize with, grieve for
- bemitleiden , sympathisieren
- peine, chagrin, sympathiser avec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眉殞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美隕切,𡘋音閔。《集韻》:憂也。
义或書作𢡥。
注解
〔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憫〕字拼音是mǐ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閔。
〔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ǐn] ⑴ 哀憐⑵ 憂愁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眉殞切頁碼第398頁,第6字續丁孫
閔
弔者在門也。从門文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別作憫,非是。
𢞰
異體㥸
古文閔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眉引反頁碼第958頁,第1行,第2字述
弔者在門也。從門文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958頁,第1行,第3字述
古文閔從思、民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眉殞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361頁,第2字許惟賢第1026頁,第6字
弔者在門也。
段注引申爲凡痛惜之辭。俗作憫。《邶風》。覯閔旣多。《豳風》。鬻子之閔斯。傳曰:閔,病也。
从門。文聲。
段注眉殞切。十三部。
古文閔。
段注按此篆篇,韵不載。恐不足據。小徐篆作𢞰。然則大徐上體从古文民。今寫譌甚。《汗𥳑》正从古文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