叫
意思解释
叫
jiào基本解释
◎呼喊。~喊。~嚣(呼喊,吵闹)。~阵。~座(戏曲或演员能吸引观众,看的人多)。~苦不迭。鸣冤~屈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本义:呼,喊。
2.同本义。
叫,嘑也。 或不知叫号。 叫我友兮配耦。 叫帝阍使辟扉兮。 戍卒叫,函谷举。
叫命(骂人话。临死时呼喊声);叫聒(声音吵杂刺耳);叫号(大声呼喊);叫头(戏剧用语。剧中人物之一,在剧情悲痛、情急愤怒之时,高喊对方,称为叫头);叫曲(唱曲时没有蕴藉的韵味、感情)
cry; shout;
3.招唤,招呼。
或叫于宋大庙。 高声叫道:…
叫喜(道喜);叫魂。
call; greet;
4.鸣叫。
候扇举而清叫。 百叫无绝。 双双归蛰燕,一一叫群猿。
叫嗥(犹吼叫。指豺狼等野兽大声叫)
sing;
5.诉说 。
叫苦不迭(不断地叫苦);叫阍(旧时吏民因冤屈等原因向朝廷申诉称“叫阍”)
complain;
6.名称是;称为 。
叫名(名字叫做;叫做)
call; name;
7.雇;到店里订购东西让送来 。
叫一乘轿;叫一碗面。
hire;
8.当,当作 。
叫真。
take as;
9.使,令 。
叫高山低头,叫河水让路;叫他去挑水。
order;
10.容许,听任 。
怎么也不叫娘再嫁;叫他进来吗?
tolerate;
形容词
◎〈方〉∶雄性的 。
叫鸡;叫驴。
male;
介词
◎让;被 。
你叫雨淋了吗?;叫你猜对了。
by;
名词
◎〈方〉:叫子(哨儿)清明到,做“麦叫”,一头吹,一头笑。
whistle;
国语辞典解释
叫
jiào详细解释
动
1.呼喊。
《诗经 · 小雅 · 北山》:“或不知叫号,或惨惨劬劳。”
大呼小叫、拍手叫好、吼叫、鬼叫。
2.鸣。
鸡叫、鸟叫、猫叫。
3.称做、称为。
《警世通言 · 卷一八 · 老门生三世报恩》:“这等看将起来,那八十岁上还是他初束发,刚顶冠,做新郎,应童子试的时候,叫不得老年。”
你叫什么名字?、杜鹃鸟也叫子规。
4.召唤、呼唤,多含命令口气。
叫他明天来!、先生叫你。
5.雇用、点购。
叫车、叫菜。
6.使、让、令。
他天天咬耳朵传话,真叫人讨厌!
介
◎被、受。
他的文章叫人批评得体无完肤。
两岸词典解释
叫
jiào详细解释
1.喊。
尖叫、喊叫、惊叫、大呼小叫。
2.动物或器物发出声音。
鸟叫、鸣叫、猫叫、警报器叫个不停。
3.呼唤;召唤。
叫车、经理叫你。
4.称为;称做。
划拳也叫猜拳、这道小吃叫蚵仔煎。
5.让;命令。
真叫人讨厌、叫孩子们听话、医生叫你要好好休息。
6.介词。引进动作行为的施事者,相当于“被”、“受”(多用于被动句)。
墨水瓶叫小弟弟打翻了、叫人批评得体无完肤。
7.《口》雄性的。
叫驴。
外语翻译
- cry, shout; hail, greet, call
- heißen (V), rufen (V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吉弔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古弔切,𡘋音訆。《說文》:嘑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或不知叫號。【釋文】叫,本又作嘂。
义又,叫叫,遠聲也。揚雄〈解難〉:大語叫叫。
义又,叫奡,高舉貌。司馬相如〈大人賦〉:糾廖叫奡㊟〔糾蓼叫奡〕。
义又,色叫。《麈史》:王德用召入兩府,有干薦舘職者。王曰:某武人,素不閱書,若奉薦則色叫矣。今人以事理不相當爲色叫本此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古幼切,音救。《集韻》:聲也。《莊子・齊物論》叫者譹者,郭象讀。《前漢・昌邑王傳》:遂叫然號曰。
义《玉篇》同「噭」,《集韻》或作嘄、𠶼。
义俗作呌,非。
考證
《司馬相如・大人賦》糾廖叫奡。
謹照原文糾廖改糾蓼。
注解
〔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叫〕字拼音是jià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丩,五行属木。
〔叫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本义是呼,喊。
〔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ào] ⑴ 呼喊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古弔切頁碼第44頁,第12字續丁孫
叫
異體叫、𠮪
嘑也。从口𠃚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見弔反頁碼第133頁,第3行,第1字述
呼也。從口丩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直聲呼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古弔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39頁,第7字許惟賢第106頁,第9字
嘑也。从口。丩聲。
段注古弔切。古音在三部。按《㗊部》嘂,《言部》訆皆訓大嘑。與此音同義小異。疑叫字淺人所增。
白话解释
叫,高呼。字形采用“口”作边旁,“丩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從篆文到楷書,叫字字形都從口(或從言),指發聲的嘴巴;丩聲,表音讀。表示人呼喊的聲音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