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䚯的意思解释

言部9画左右结构U+46AF

言部

9画

2画

左右结构

YJH

YRLN

SKD

02600

U+46AF

411125122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同“討”。唐玄應《一切經音義》卷二:“討,古文䚯同。”《吕氏春秋•原亂》:“亂必有弟,大亂五,小亂三,䚯亂三。”李寳洤高注補正:“䚯,或本討……此指晋文公而言,即後文所謂敗荆人於城濮,定襄王,釋宋出穀戍,是謂討亂三。”

外语翻译


  • (ancient form of 討) to quell (uprising, rebellion, etc.) to punish (another nation, etc.) by force fo arms, sound; voice; ton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 )

字彙》:呼淵切,音鋗 —— 聲也。

正字通》:訆字之譌。六書無䚯,《字彙》誤。

注解

〔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䚯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iào、xuān、tǎ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刂

〔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undefined] ⑴ 同“討”。唐玄應《一切經音義》卷二:“討,古文䚯同。”《吕氏春秋•原亂》:“亂必有弟,大亂五,小亂三,䚯亂三。”李寳洤高注補正:“䚯,或本討……此指晋文公而言,即後文所謂敗荆人於城濮,定襄王,釋宋出穀戍,是謂討亂三。”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