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酌的意思解释

酉部10画左右结构U+914C

酉部

10画

3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SGQY

MWPM MWPI

FDRS

17620

6791

5535

U+914C

1253511354 横、竖、横折、撇、竖折/竖弯、横、横、撇、横折钩、点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斟酒。对~。

饮酒宴会。便~。清~。

考虑,度量。~办。~定。~情。斟~。~加修改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酉( yǒu ),从勺,勺亦声。从“酉”与酒有关。本义:斟酒。

2.同本义。

,盛酒行觞也。 《说文》尸升,坐取爵 《仪礼 · 有司彻》。酒曰清 《礼记 · 曲礼》用茅。 《礼记 · 郊特牲》之也。 《公羊传 · 僖公八年》及祭,仆。 《周礼 · 夏官》引壶觞以自 晋 · 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因命互举。 唐 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以我油知之。 宋 · 欧阳修《归田录》以钱覆其口,徐以杓油沥之。 欧阳修《卖油翁》无多我,我乃酒狂。 《汉书 · 盖宽饶传》

酌献(斟酒以献;酌酒献客;酌酒祭神);酌羽(酌酒。羽,羽觞之省,代指酒);酌言(酌酒。言,助词);酌醴(酌酒)

pour out liquor;

3.饮酒。

花间一壶酒,独无相亲。 李白《月下独酌》引壶觞以自,眄庭柯以怡颜。 陶潜《归去来辞》

酌别(饮酒告别);酌杯(饮酒);酌鲁(饮薄酒);酌霞(比喻饮美酒)

drink;

4.斟酌,择善而行。

今昔而减之。 清 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
酌议(斟酌商议);酌责(酌情责罚);酌从(酌情顺从);酌古御今(择古之善者以为治今的借鉴);酌古准今(择取古代之事,用来比照今天的情况);酌估(估计);酌度(酌量;度量)

weigh and consider;

5.舀取。

以杓油沥之。 宋 · 欧阳修《归田录》

酌饮(挹取流质食物而饮);酌取(挹取,舀取)

ladle out;

名词

1.酒的代称。

折寒梅以为羞兮,洒飞泉以为 邹智《吊刘忠定公文》

酌奠(以酒祭奠);酌焉不竭(比喻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)

wine; liquor;

2.通“爵”。中国古代的一种酒器。

主人受降。 《仪礼 · 有司徹》既陈,有琼浆些。 《楚辞 · 招魂》

酌金馔玉(形容饮食的豪侈讲究);酌金馔玉(喝酒的杯子是金的,盛菜肴的器皿是玉的。极言饮宴的奢侈豪华)

a wine flagon;

越南字释义

读音chước 计谋;减免, 赦免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斟酒、饮酒。

《诗经 · 周南 · 卷耳》:“我姑酌彼金罍,维以不永怀。”《文选 · 陶渊明 · 归去来辞》:“引壶觞以自酌,眄庭柯以怡颜。”

对酌、小酌。

2.商量、考虑。

《左传 · 成公六年》:“子为大政,将酌于民者也。”南朝梁 · 刘勰《文心雕龙 · 神思》:“积学以储宝,酌理以富才。”

酌情、商酌。

1.酒席、宴会。

《文选 · 鲍照 · 玩月城西门解中诗》:“回轩驻轻盖,留酌待情人。”

喜酌、敬备菲酌。

2.酒。

唐 · 王勃《圣泉宴》诗:“兰气熏山酌,松声韵野弦。”

清酌。

3.《诗经 · 周颂》的篇名。共一章。根据《诗序》:“《酌》,告成大武也。言能酌先主之道,以养天下也。”指歌颂武王之诗。本章二句为:“于铄王师,遵养时晦。”于,音乌,叹词。铄,美盛貌。遵,循、顺。时,是、此。晦,昧也,谓商纣。遵养时晦,在时局昏暗不明之际,明哲保身,养精蓄锐,不轻举妄动,以待成熟的时机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斟(酒)。

自酌自饮。

2.喝(酒)。

独酌、对酌。

3.《书》酒饭;酒席。

菲酌、清酌。

4.思考;估量。

酌情、商酌、斟酌、字斟句酌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serve wine; feast; deliberate
  • ansehen, berücksichtigen (V)​, einschenken, trinken (V)
  • verser, peser, jug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酉部 )

唐韻》:之若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職略切,𡘋音灼。說文》:盛酒行觴也。詩・周南》:我姑酌彼金罍。禮・郊特牲》:縮酌用茅。【註】酌,猶斟也。酒已泲,則斟之,以實尊彝。前漢・蓋寬饒傳》:無多酌我,我乃酒狂。班固〈西都賦〉:騰酒車以斟酌。

又,《博雅》:酌,漱也。【又】益也。

又,《禮・曲禮》:酒曰酒酌。博雅》:淸酌,酒也。

又,取善而行曰酌。左傳・成六年》:子爲大政,將酌於民者也。【註】酌取民心以爲政。禮・孔子閒居》:上酌民言,則下天上施。【註】酌,猶取也。

又,參酌也。〈周語〉:後王斟酌焉。前漢・敘傳》:斟酌六經,放易象論。

又,地名。史記・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》:平酌侯葘川懿王子。【註】屬北海。

又,《正字通》:武王樂歌,〈周頌〉於鑠王師之篇名。酌,亦省作勺。禮・內則》:十三舞勺。【註】勺與酌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實若切,音杓 —— 挹也。左傳・成十四年》:不內酌飮。【釋文】酌,市略反,亦讀章略反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下 部首:酉部 )

《禮・曲禮》酒曰酒酌。

謹照原文酒酌改淸酌。

《禮・孔子閒居》上酌民言,則下天上施。

謹按所引出坊記,今照改禮坊記。

《周語》後王斟酌焉。

謹照原文後字上增而字。

《史記・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》平酌侯葘川懿王子。〔註〕屬北海。

謹照原文屬字上增志字。

注解

〔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酉部

〔酌〕字拼音是zhuó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酉、勺,五行属

〔酌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酉( yǒu ),从勺,勺亦声。从“酉”与酒有关。本义是斟酒。

〔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uó] ⑴ 斟酒⑵ 饮酒宴会⑶ 考虑,度量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之若切頁碼495頁,第6

酌盛酒行觴也。从酉勺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真若反頁碼1152頁,第1行,第3

酌盛酒行觴也。從酉勺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之若切古音第二部頁碼2992頁,第4許惟賢1298頁,第7

酌盛酒行觴也。

段注盛酒於觶中以飲人曰行觴。《投壷》云:命酌曰請行觴。觶實曰觴。詩曰:我姑酌彼金罍。取行觴之意曰:泂酌彼行潦。取盛酒之意。

从酉。勺聲。

段注形聲包會意。之若切。二部。

白话解释

酌,为客人盛酒,劝酒。字形采用“酉”作边旁,采用“勺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金文從酉、從勺,與篆文構形相同。《說文‧酉部》:「酌,盛酒行觴也。从酉、勺聲。」從酉,酉像酒尊,是酒之初文,表示與飲酒相關;勺是用來舀酒的勺子;從勺,表示音讀,兼表「挹取酒漿」之義。本義是盛滿酒杯,勸人飲酒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