酬
意思解释
酬酧
chóu基本解释
①劝酒。~酢。
②用财物报答。~劳。~谢。~金。报~。
③交际往来。应( yìng )~。~对。~和( hè )(用诗词应答)。~唱(用诗词互相赠答)。
④实现愿望。壮志未~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酉,夀声。本义:客人给主人祝酒后,主人再次给客人敬酒作答。
2.同本义。
酬,主人进客也。
酬献(相互劝酒);酬劝(劝酒)
exchange of toast;
3.酬答,报答。
主人酬宾。 交酬好货皆厚。 吾无以酬之。 不有死者,无以酬圣主。 天将以酬长厚者。
酬知(酬报知己者);酬赏(报答他人而赏给财物)
reciprocate;
4.应对;对答。
可与酬酢。
酬抗(酬对;对答);酬决(应对决断);酬奉(旧时奉召应对诗文)
answer; reply;
5.酬诗,以诗文互相赠答 。
酬寄(以诗文酬和寄赠);酬赓(指诗词应和)
present each other;
6.赏赐 。
酬偿(报偿;偿还);酬赎(以钱偿值赎回);酬庸(酬劳)
grant a reward;
7.筹划 。
酬想(想像,设想);酬款(筹划借款)
plan and prepare;
8.报复 。
酬阻(因报复而加阻止)
make reprisals; retaliate;
9.酹祭 。
酬酒(以酒酹祭);酬神(祭谢神灵);酬地(以酒祭地)
offer a sacrifice to;
名词
◎报酬 。
计酬(计算报酬);同工同酬。
reward; payment;
国语辞典解释
酬酧
chóu详细解释
动
1.劝酒、敬酒。
《玉篇 · 酉部》:“酬,劝也。”《喻世明言 · 卷四〇 · 沈小霞相会出师表》:“下官代他酬老先生一杯。”
2.赠与。
《仪礼 · 士冠礼》:“主人酬宾束帛俪皮。”《清平山堂话本 · 夔关姚卞吊诸葛》:“命童子取银一锭,以酬润笔之资。”
3.报答。
《左传 · 昭公二十七年》:“为惠已甚,吾无以酬之,若何?”唐 · 李白《走笔赠独孤驸马》诗:“长揖蒙垂国士恩,壮心剖出酬知己。”
酬谢。
4.应对、唱和。
《晋书 · 卷六二 · 刘琨传》:“谌素无奇略,以常词酬和。”《元史 · 卷一七〇 · 张昉传》:“左酬右答,咸得其当。”
5.实现、偿愿。
宋 · 陆游《倚楼》诗:“未酬马上功名愿,已是人间老大身。”
壮志未酬。
两岸词典解释
酬酧
chóu详细解释
1.《书》主人饮过客人的敬酒后,斟酒回敬客人;泛指敬酒、劝酒。
酬酢、酬宾。
2.回报;报答。
酬劳、酬谢。
3.报酬。
酬金、稿酬、按劳付酬。
4.(愿望)实现。
夙愿已酬、壮志未酬。
5.指人际往来。
应酬。
外语翻译
- toast; reward, recompens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市流切;《集韻》:時流切,𡘋音讐 —— 同「醻」。《儀禮・鄕飮酒禮》:主人實觶酬賔。【註】酬,勸酒也。酬之言周,忠信爲周。又,〈士冠禮〉:主人酬賔,束帛儷皮。【註】飮賔客,而從之以財貨曰酬。
又,《集韻》:陳留切;《正韻》:除留切,𡘋音儔。《易・繫辭》:是故可與酬酢,可與祐神矣。【註】酬酢,猶應對也。徐邈讀。
注解
〔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酉部。
〔酬〕字拼音是chó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酉、州,五行属金。
〔酬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酉,夀声。本义是客人给主人祝酒后,主人再次给客人敬酒作答。
〔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óu] ⑴ 劝酒⑵ 用财物报答⑶ 交际往来⑷ 实现愿望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市流切頁碼第495頁,第11字續丁孫
𨣊
異體醻
主人進客也。从酉𠷎聲。
酬
醻或从州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酬,州聲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巿柔反頁碼第1152頁,第3行,第2字述
獻醻,主人進客也。從酉𠷎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152頁,第4行,第1字述
醻或從州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市流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993頁,第2字許惟賢第1298頁,第12字
獻醻,主人進客也。
段注《楚茨》箋曰:始主人酌賓爲獻。賓旣酌主人。主人又自飲酌䚔曰醻。至旅而爵交錯以徧。《彤弓傳》曰:醻,報也。謂報客之酢也。《瓠葉傳》曰:醻,道飲也。謂主人必自飲。如今俗之勸酒也。
从酉。𠷎聲。
段注巿流切。三部。
𨣊或从州。
段注州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