臰
自部12画上下结构U+81F0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玉篇》:俗臭字。
注解
〔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自部。
〔臰〕字拼音是chò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自、死。
〔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òu] ⑴ 同“臭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尺救切頁碼第127頁,第12字續丁孫
殠
腐气也。从𣦵臭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赤狩反頁碼第328頁,第5行,第1字述
腐氣也。從歺臭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禹之葬也,下不及泉,上無泄殠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尺救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650頁,第3字許惟賢第290頁,第7字
腐气也。
段注《廣韵》曰:腐臭也。按臭者氣也。兼芳殠言之。今字專用臭而殠廢矣。《儀禮・釋文》引《孟子》飯殠茹菜。楊敞傳。冒頓單于得漢美食好物。謂之殠惡。《楊王孫傳》。其穿下不亂泉。上不泄殠。
从𣦵。臭聲。
段注尺救切。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