𦣻
自部7画上下结构U+268FB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集韻》:首本字。
义又,姓。
又,《集韻》:百,古作𦣻。註詳白部一畫。
注解
〔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自部。
〔𦣻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hǒu、bǎ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一、自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書九切頁碼第294頁,第25字續丁孫
𦣻
頭也。象形。凡𦣻之屬皆从𦣻。
附注徐灝注箋:「此篆下象口,中畫象頤頷,上直畫象鼻莖,左右曲象面顴,首之形略具矣……𩠐(首)乃最初之古文,𦣻其省體耳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七反切式九反頁碼第737頁,第2行,第1字述
頭也。象形。凡𦣻之屬,皆從𦣻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仄,髪髻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書九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686頁,第3字許惟賢第739頁,第7字
頭也。
段注頭下曰:𦣻也。與此爲轉注。自古文𩠐行而𦣻廢矣。《白虎通》,何注《公羊》,王注《楚辭》皆曰:首,頭也。引伸之義爲始也,本也。《儀禮》古文假借手爲首。
象形。
段注象人頭之側面也。左象前。右象後。書九切。三部。
凡𦣻之屬皆从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