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拿的意思解释

手部10画上下结构U+62FF

手部

10画

6画

上下结构

会意字

WGKR

ORQ

ODJM

80502

2169

3635

U+62FF

3412513112 撇、捺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撇、横、横、竖钩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用手取,握在手里。~笔。~枪。

掌握,把握。~主意。~权。~手。

挟( xié )制。~捏(故意刁难人,要挟人)。~大(自以为比别人强,看不起人,摆架子)。

侵蚀,侵害。让药水~白了。

逮捕,捉。~获。擒~。~问。

攻下,占领。一定要把敌人的碉堡~下来。

介绍,引出对象,相当于“把”我~你当亲人看待。

介词,引出所凭借的工具、材料、方法等,相当于“用”~笔来写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会意。手合起来,表示握持,字本作“挐”。从手。奴声。本义:握持。

2.同本义。

手里串拍板。 《水浒传》

从架上拿书;用钳子拿钉子;他拿起帽子和大衣走了;别拿我的东西

hold; take;

3.捉拿。

差人不将他来;差人都合他是一个人,谁肯他? 《醒世姻缘传》

缉拿(搜查捉拿);拿不将(拿不了);拿究(捉拿查究);拿捕(捉拿;逮捕);拿访(捉拿查访);拿送(逮捕解送);拿解(逮捕解送)

arrest; catch;

4.矜持;摆 。

拿一手(摆架子;要挟);拿三撇四(装模作样);拿身分(犹言摆架子);拿腔(拿乔。装腔作势);拿捻(故作姿态)

put on;

5.刁难。

因怕金桂他,所以不敢透漏。 《红楼梦》

拿把;拿捏

make things difficult for sb.;

6.把握 。

拿准(十分有把握);拿稳(有把握;沉着)

grasp; be sure of;

7.攻克;俘获 。

拿下敌人的碉堡

capture;

8.用手把一件东西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 。

拿回家

bring;

9.用…手段表现或运用权力 。

拿钱垫人(以钱压人);拿权

wield;

10.提起;举起;抬;吊 。

他也不管人脸上过得去过不去,咳了一声,拿起脚就走了

lift;

介词

1.引进动作、行为所凭借的工具、材料或方法等。相当于“用” 。

拿事实说话

with;

2.引进所处置的对象,相当于“把” 。

别拿他当小孩

equivalent to;

3.和“来说”、“来讲”连用,举出要说明的事物或情况 。

拿我们来说,缺勤是极少的 注:“纷挐”的“挐”不作“拿”

for example;

越南字释义

读音nã 逮捕,抓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用手取物或持物。

《老残游记 · 第四回》:“一手提著灯笼,一手拿著个双红名帖。”

2.捕捉。

《儿女英雄传 · 第三四回》:“你这孩子,才叫狗拿耗子呢!”

缉拿、捉拿人犯。

3.用。

《儒林外史 · 第一回》:“老爷拿帖子请你,自然是好意。”

4.要挟、为难。

《红楼梦 · 第九一回》:“因怕金桂拿他,所以不敢透漏。”

5.掌握、主持。

拿权、拿主意。

6.装模作样。

《镜花缘 · 第二回》:“一味花言巧语,这样拿腔作势未免太过分了。”

拿翘、拿架子。

把。

《文明小史 · 第二四回》:“他幸而声名不大,外国人不拿他放在心上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用手执持或抓取。

拿著、拿走。

2.捕捉。

捉拿、缉拿、猫拿耗子、把人给我拿下!。

3.取得。

拿下大奖、拿了冠军、拿到津贴。

4.掌握;主持。

拿权、拿不定主意。

5.做作;装模作样。

拿翘、拿架子、拿腔作势。

6.《口》要挟;刁难。

他已够可怜,别再拿他一把了!。

7.介词:(1)引进所凭借的工具、材料等,相当于“用”。

别拿钱打发他、别拿话语激他!。

8.介词:(2)引进所处置的对象,相当于“把”。

拿他当牺牲品、别拿那些话放心上。

9.台⃝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take, hold, grasp; bring; with
  • beherrschen, fähig zu etwas sein (V)​, halten, festhalten (V)​, nehmen, fassen (V)
  • prendre, tenir, capturer, saisi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 )

俗拏字。

注解

〔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拿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合、手,五行属

〔拿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手合起来,表示握持,字本作“挐”。从手。奴声。本义是握持。

〔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ná] ⑴ 用手取,握在手里⑵ 掌握,把握⑶ 挟( xié )制⑷ 侵蚀,侵害⑸ 逮捕,捉⑹ 攻下,占领⑺ 介绍,引出对象,相当于“把”⑻ 介词,引出所凭借的工具、材料、方法等,相当于“用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女加切頁碼402頁,第3

拏牽引也。从手奴聲。

附注徐灝注箋:「疑挐、拏同字,因聲之輕重而別之,實一義相生耳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女加反頁碼965頁,第5行,第1

拏牽引也。從手奴聲。一曰己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女加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389頁,第2許惟賢1038頁,第6

拏牽引也。从手。如聲。

段注按各本篆作拏。解作奴聲。別有挐篆。解云持也。从手如聲。女加切。二篆形體互譌。今正。挐字見於經者,僖元年𫉬莒挐。三傳之經所同也。其義則宋玉《九辯》曰:枝煩挐而交横。王注。柯條糾錯而崱嶷。《招䰟》。稻秶穱麥。挐黃𥹭些。王注。挐,糅也。王逸《九思》殽亂兮紛挐注。君任佞巧。競疾忠信。交亂紛挐也。左思《吳都賦》。攢柯挐莖。李注曰:許愼注《淮南子》云:挐,亂也。凡若此等皆於牽引義爲近。而《漢・霍去病傳》。昏,漢匈奴相紛挐。此與《九思》紛挐同。謂漢與虜相亂也。而師古注乃云:紛挐,亂相持搏也。以亂釋紛。以相持搏釋挐。大非語意。竊意其時《說文》已同今本。故顔從而傅會耳。葢其字本如聲。讀女居切。其義爲牽引。《廣韵》九魚挐注牽引。未嘗作拏。《說文》拏訓持。卽今所用攫拏字也。其字奴聲。讀女加切。《廣韵・麻韵》拏挐㒳收。淆亂其義。《玉篇》有挐無拏。訓爲持也。乃同今本《說文》。孫强輩所改耳。

一曰巳也。

段注小徐本有此四字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