眚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
①眼睛生翳。目~昏花。
②过错:“不以一~掩大德。”
③灾难,疾苦。灾~。
④同“省”,减省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目,生声。本义:眼睛生翳( yì )长膜。
2.同本义。
眚,目病生翳也。 目眚昏花烛穗垂。
眚目(眼病之一。眼睛生白翳)
cataract;
3.通“省”。削减。
以荒政十有二,聚万民,……七曰眚礼。
decrease;
名词
1.过失。
眚,过也。 孤之过也,大夫何罪?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。
眚灾(亦作“眚烖”。因过失而造成灾害)
unfortunate mistakes;
2.日食。
非日月之眚。
eclipse;
3.灾异。
虞我国眚,窥我利器。
catastrophe; calamity;
4.疾苦;病。
勤恤民隐,而除其眚。
hardship; pain;
国语辞典解释
详细解释
名
1.眼睛长了遮蔽视线的病。
《说文解字 · 目部》:“眚,目病生翳也。”
2.疾病、疾苦。
唐 · 沈既济《任氏传》:“郑子如市,果见一人牵马求售者,眚在左股。”
3.过失。
《左传 · 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大夫何罪?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。”
4.灾祸、灾难。
《易经 · 讼卦 · 九二》:“不克讼,归而逋其邑,人三百户无眚。”
动
◎减省。
《说文解字 · 目部》“眚”字 · 清 · 段玉裁 · 注:“眚,又假为减省之省。”《周礼 · 地官 · 大司徒》:“七曰眚礼。”唐 · 贾公彦 · 疏:“眚礼者,谓吉礼之中眚其礼数。”
外语翻译
- disease of the eyes; crime, fault
- Fehler, Irrtum (S)
- cataracte de l'oeil, erreu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所景切,生上聲。《說文》:目病生翳也。
义又,《廣韻》:過也、災也。《易・訟卦》:无眚。【釋文】子夏傳云:妖祥曰眚。馬云:災也。鄭云:過也。《書・舜典》:眚災肆赦。【傳】眚謂過誤。《左傳・僖三十三年》:不以一眚掩大德。【註】眚謂微傷。《後漢・郎顗傳》:景雲降集,眚沴息矣。【註】眚沴,謂災氣。
义又,妖病也。《前漢・外戚傳》:中山小王未滿歲有眚病。【孟康註】妖病也。蘇林曰:名爲肝厥,發時唇口手足指甲皆靑。
义又,裁省也。《周禮・地官・大司徒》:荒政十二,七曰眚禮。【註】荒政,殺禮也。
义又,通作㾪,瘦謂之㾪。《周禮・夏官・大司馬》馮弱犯寡則眚之。【註】眚,損也。四面削其地,猶人眚瘦也。
义又,通作省。詳省字註。
又,《集韻》:息井切,騂上聲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。
〔眚〕字拼音是shě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生、目,五行属金。
〔眚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目,生声。本义是眼睛生翳( yì。
〔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ěng] ⑴ 眼睛生翳⑵ 过错:“不以一~掩大德。”⑶ 灾难,疾苦⑷ 同“省”,减省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所景切頁碼第106頁,第20字續丁孫
眚
目病生翳也。从目𤯓聲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眚與省本為一字。甲骨文从目、从屮(或从木),會視察草木之意,引申為視察。」金文在『屮』形中畫加圓點,後又把圓點延伸為橫畫,遂明確聲化為从『生』聲。『眚』的本義為省視,其後引申為視察災病,再引申為災病,秦漢以後為了區分此二義,於是把『眚』原形保留給『災病』義,『省視』義則把『眚』字『生』形的下橫筆打斜,分化出『省』字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息永反頁碼第279頁,第6行,第1字述
目病生翳也。從目生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春秋左傳》曰:「日月之眚。」謂日月有蝕,若目有翳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所景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533頁,第5字許惟賢第239頁,第7字
目病生翳也。
段注玄應曰:翳《韵集》作瞖。眚,引伸爲過誤。如眚災肆赦。不以一眚掩大德是也。又爲災眚。李奇曰内妖曰眚,外妖曰祥是也。又假爲減省之省。《周禮》。馮弱犯寡則眚之。注。眚猶人省瘦也。四面削其地。按省瘦亦作㾪瘦。俗云瘦省。
从目。生聲。
段注所景切。十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