倠
亻部10画左右结构U+5020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許維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呼維切,𡘋音睢。《博雅》:仳倠,𨢄也。《淮南子・修務訓》:嫫母仳倠。《楚辭・九歎》:仳倠倚於彌楹。
义亦作婎,別作𠈆。
注解
〔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倠〕字拼音是hu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隹。
〔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uī] ⑴ 〔仳~〕见“仳”。⑵ 〔~丑〕形象丑恶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許惟切頁碼第265頁,第9字續丁孫
倠
仳倠,醜面。从人隹聲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字實與婎同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詩惟反頁碼第681頁,第7行,第1字述
仳倠,醜面也,從人隹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楚辭》曰「仳倠倚於彌楹」是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許惟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528頁,第3字許惟賢第671頁,第1字
仳倠,
段注逗。
醜面。
段注《淮南》曰:粉白黛黑弗能爲美者。嫫母仳倠也。《廣雅》曰:仳倠,醜也。四子講德論作倭傀。
从人。隹聲。
段注許惟切。十五部。按仳,頻脂切。二字皆平聲。高誘曰:仳讀人得風病之痱。倠讀近虺。痱舊作靡。今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