襪
意思解释
襪袜
wà基本解释
①穿在腳上的衣物。《釋名•釋衣服》:“襪,末也,在脚末也。”《集韻•月韻》:“韤,《説文》:‘足衣也。’或从衣。”
②穿襪子。清魏禧《大鐵椎傳》:“客初至時,不冠不襪。”
详细解释
名词
◎針織或編織的足套,襪子 。
鞋襪;襪才(比喻才識短淺的自謙詞);襪線(比喻技藝多而無一精者);襪桶(襪筒);襪帶(系襪所用的帶);襪統(即襪筒)
hose; socks; stocking;
動
◎穿襪子 客初至時,不冠不襪。——清· 魏禧《大鐵椎傳》
sock;
外语翻译
- socks, stockings
- Kniestrumpf, Kniestrümpfe (S), Socke (S), Strumpf, Strümpfe (S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望發切;《集韻》:勿發切,𡘋音韈。《類篇》:足衣。《釋名》:襪,末也,在脚末也。《飛燕外傳》:衣故短,繡裙小袖李文襪。曹植〈洛神賦〉:凌波微步,羅襪生塵。
义《干祿字書》本作韈,通作襪,別見革部。
注解
〔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。
〔襪〕字拼音是wà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衤、蔑。
〔襪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à] ⑴ 穿在腳上的衣物。《釋名•釋衣服》:“襪,末也,在脚末也。”《集韻•月韻》:“韤,《説文》:‘足衣也。’或从衣。”⑵ 穿襪子。清魏禧《大鐵椎傳》:“客初至時,不冠不襪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望發切頁碼第175頁,第15字續丁孫
韤
足衣也。从韋蔑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作韈,非是。
附注顧炎武《日知錄》:「古人之襪,大抵以皮為之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亡發反頁碼第435頁,第4行,第2字述
足衣也。從韋蔑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「今俗作襪,非是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望發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941頁,第2字許惟賢第415頁,第6字
足衣也。
段注《左傳》曰:褚師聲子韤而登席。謂《燕禮》宜跣也。
从韋。蔑聲。
段注望發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