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褓的意思解释

衤部14画左中右结构U+8913

衤部

14画

9画

左中右结构

形声字

PUWS

LORD

WTJF

36294

5965

8157

U+8913

45234322511234 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撇、点、撇、竖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撇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bǎo

基本解释

〔襁~〕见“襁”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(形声。从衣,保声。本义:婴儿的被子) 包裹婴儿的布或被。

緥,小儿衣也。 《说文》裼,也。 《诗 · 小雅 · 斯干》传但视中儿。 刘绩《征夫》

褓乳(婴儿在襁褓中喂奶);褓中儿(指婴儿);褓衣(婴儿衣);褓被(小儿被)

swaddling clothes;

国语辞典解释


bǎo

详细解释

参见“襁褓”条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bǎo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裹覆婴儿的衣物。

襁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swaddling cloth; infancy
  • langes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 )

唐韻》:博抱切;《集韻》:補抱切,𡘋音保。玉篇》:小兒衣也。前漢・宣帝紀》:曾孫雖在襁褓,猶坐收繫郡獄。【李奇註】褓,小兒大藉也。【孟康註】小兒被也。

又,通葆。史記・魯世家》:成王少在襁葆之中。【索隱】襁褓,古字少,假借用之。

又,通保。〈封禪書〉:業隆于襁保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 )

《前漢・宣帝紀》曾孫雖在襁褓,猶坐收繫郡獄。

謹照原文郡下增邸字。

注解

〔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

〔褓〕字拼音是bǎo,左中右结构,可拆字为衤、保,五行属

〔褓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衣,保声。本义是婴儿的被子。

〔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ǎo] ⑴ 〔襁~〕见“襁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博毛切頁碼272頁,第15

𧛙

異體𧜯、襃、褒

𧛙衣博裾。从衣,𠊻省聲。𠊻,古文𠈃
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襃,正字當作𧛙,今作襃,隸之省變。《玉篇》、《廣韻》、《五經文字》并作襃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六反切補袍反頁碼698頁,第6行,第1

𧛙博裾。從衣𤓽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博,廣也。《漢書》云:『褱衣也。』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博毛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1570頁,第6許惟賢688頁,第6

𧛙衣博裾。

段注博裾謂大其袌囊也。《漢書》。褒衣大袑。謂大其衣絝之上也。引伸之爲凡大之偁。爲褒美。

从衣。𠊻省聲。

段注博毛切。古音在三部。𣜩作褒,作裒。

𠊻古文𠈃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