襬
衤部20画左右结构U+896C
意思解释
襬摆
bǎi基本解释
◎bǎi ㄅㄞˇ 衣裙的下幅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([襬]( bǎi )形聲,從衣)。衣裙的下幅,下襬 。
襬紋(下襬的紋縷) 【漢典】。
the lower hem of a gown, jacket or skirt;
国语辞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lower part of a robe
- ourlet au bas d'un vêtemen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彼爲切;《集韻》:班糜切,𡘋音陂。《急就篇》〔註〕:帬,卽裳也,一名帔,一曰襬。揚子《方言》:帬,自關而東或謂之襬。
又,披義切 —— 同「帔」,《篇海》一作𧟍。
注解
〔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。
〔襬〕字拼音是bǎ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衤、罷。
〔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ǎi] ⑴ bǎi ㄅㄞˇ 衣裙的下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