姬
意思解释
姬
jī基本解释
①古代对妇女的美称。
②中国汉代宫中的女官。
③旧时称妾。~人。~妾。~侍。
④旧时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。歌~。
⑤姓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本义:上古母系社会流传下来的一种姓氏。
2.水名。相传为黄帝所居。
黄帝以 姬水成, 炎帝以 姜水成。
Ji River;
3.黄帝的姓。
黄帝君 姬水,以为姓。 昔少典,取于有峤氏,生 黄帝炎帝, 黄帝以 姬水成, 炎帝以 姜水成,成而异德,故 黄帝为姬, 炎帝为姜。 尧立 后稷以为大农,姓之曰姬氏。
Ji, surname;
4.周人以后稷(黄帝之后)为祖,亦姓姬。又
姬国(姬姓之国。指周王朝);姬化(周文王姬昌的德化);姬公(周公姬旦;周文王姬昌);姬文(周文王)
5.古代称帝王的妾。
毋曰薄姬。 王姬、 徐姬、 蔡姬。 宠姬郑袖。
侍姬;姬人(妾);姬侍(侍妾);姬妾(妾);姬媵(妾);姬仆(家妓;婢妾)
concubine;
6.古代中国对妇人的美称。
妖姬静女。
艳姬;仙姬。
lady;
7.歌女 。
歌姬;一代名姬。
professional female singer;
8.美女的代称。
于是庄王弃其 秦姬 越女,罢钟鼓之乐。
beauty;
9.周朝的代称。周人为姬姓,故以之相代。
姬汉旧邦。
姬周(周朝);姬汉(周朝和汉朝);姬刘(周朝和汉朝);姬姜(春秋时,周王室姓姬,齐国姓姜,二姓常通婚姻,因以“姬姜”为贵族妇女之称。泛指美女)
Zhou dynasty;
10.姓。
国语辞典解释
姬
jī详细解释
名
1.古代对妇女的美称。
唐 · 李白《金陵酒肆留别》诗:“风吹柳花满店香,吴姬压酒唤客尝。”
美姬、虞姬、戚姬。
2.古代对妾的通称。
《史记 · 卷六 · 秦始皇本纪》:“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,见吕不韦姬,悦而取之,生始皇。”
侍姬、宠姬。
3.旧称从事歌舞表演的女子。
《红楼梦 · 第五回》:“那宝玉忙止歌姬不必再唱。”
歌舞姬。
4.姓。如汉代有姬嘉。
外语翻译
- beauty; imperial concubine
- Frauen (S), Ji (Eig, Fam)
- dame, concubine, chanteus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㚦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居之切,音基。《說文》:黃帝居姬水,以姬爲氏,周人嗣其姓。《左傳・昭二十七年》:武王克商,光有天下,兄弟之國者,十有五人。姬姓之國者,四十人。
又,《廣韻》:與之切;《集韻》:盈之切,𡘋音怡 —— 婦人美稱。一曰王妻別名。一曰衆妾總稱。師古曰:姬本周姓,其女貴於列國之女,所以婦人美號皆稱姬。劉安世曰:政和中,大臣不學,以郡主爲宗姬。姬,周姓,漢初取爲𡣕嬙之號已可笑,今乃以𡣕嬙名其女,尤非。
又,九魚切 —— 同「居」。《列子・黃帝篇》:姬將吿女。【註】姬作居。
考證
《左傳・昭二十七年》武王克商,光有天下。
謹照原文二十七年改二十八年。
注解
〔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。
〔姬〕字拼音是j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女、𦣞,五行属木。
〔姬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本义是上古母系社会流传下来的一种姓氏。
〔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ī] ⑴ 古代对妇女的美称。⑵ 中国汉代宫中的女官。⑶ 旧时称妾⑷ 旧时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⑸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居之切頁碼第411頁,第4字續丁孫
姬
異體姬
黃帝居姬水,因以爲姓。从女𦣝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居而反頁碼第984頁,第2行,第1字述
黃帝居姬水,因水爲姓。從女𦣞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居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448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65頁,第2字
黃帝凥姬水。因水爲姓。从女。𦣞聲。
段注居之切。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