𠂇
一部2画独体字U+20087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唐韻》:左本字。
又,《集韻》:有,古作𠂇。註詳月部二畫。
注解
〔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上,康熙部首是丿部。
〔𠂇〕字拼音是zuǒ,独体字。
〔𠂇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uǒ] ⑴ 左手。后作“左”。引申为佐助。⑵ 违背。《广韵•哿韵》:“𠂇,戾也。”⑶ 姓。《集韵•哿韵》“𠂇,姓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臧可切頁碼第90頁,第20字續丁孫
𠂇
異體䶹
𠂇手也。象形。凡𠂇之屬皆从𠂇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象左手形。後世加『工』形或『口』形,分化出『左』字,『左』行而『𠂇』廢矣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則可反頁碼第247頁,第5行,第1字述
左手也。象形。凡𠂇之屬,皆從𠂇。
鍇注臣鍇曰:「𠂇,佐也,右手之佐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臧可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464頁,第1字許惟賢第209頁,第1字
左手也。
段注鉉本作𠂇手也。非。左今之佐字。《左部》曰:左,𠂇手相左也。是也。又手得𠂇手則不孤。故曰左助之手。
象形。
段注反又爲𠂇。故相戾曰𠂇。臧可切。十七部。俗以左右爲𠂇又字。乃以佐佑爲左右字。
凡𠂇之屬皆从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