哥
意思解释
哥
gē基本解释
①兄,同父母(或只同父,只同母)或同族同辈而年龄比自己大的男子。~~。
②称呼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。李二~。
③古同“歌”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会意。从二可。“可”,有“快乐”、“欢乐”的意思。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:“哿矣富人。” 毛传:“哿,可。” 王引之《经义述闻》卷六:“哿与哀对文,哀者忧悲,哿者欢乐也。……《毛传》训哿为可,可亦快意惬心之称。”“哥”似即“歌”之本字。本义:歌。
2.通“歌”。咏,唱,奏乐。
召公卒,而民人思 召公之政,怀裳树不敢伐哥咏之,作《甘棠》之诗。 诚信著于天下,醇德流乎四海,则近者歌讴而乐之,远者执禽而朝之。
哥钟(即歌钟,古代打击乐器);哥咏(歌咏)
song;
3.哥哥。
哥,声也。从二可。 再拜跪奠大哥于座前,伏维哥孝友慈惠,和易谦恭。
大哥;二哥;哥嫂;哥子(哥哥;对男孩的称呼)。亦用于对同族和亲戚中兄长的称呼。如:叔伯哥。
elder brother;
4.对年稍长者或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的尊称或昵称 。
张大哥;李大哥;哥们(男子之间的昵称)
brother;
5.唐代常称父为哥。
father;
6.对丈夫的昵称。尤其是小两口之间 。
送哥参军。
husband;
7.宋代著名瓷窑“哥窑”的简称。
Ge Kiln;
国语辞典解释
哥
gē详细解释
名
1.歌曲。
《说文解字 · 可部》:“哥,声也。从二可,古文以为歌字。”清 · 段玉裁 · 注:“汉书多用哥为歌。”晋 · 傅玄《节赋》:“黄钟唱哥,九韶兴舞。”
2.称谓: (1)用以称兄长。
大哥、哥哥。 (2)用以称同辈的男性。如:老哥、小哥。
助
◎用于句末的语尾助词。常出现于宋元戏曲中,相当于“啊”。
元 · 邓玉宾《叨叨令 · 想这堆金积玉》曲:“为家私费尽些担山力,你省的也么哥。”
外语翻译
- elder brother
- älterer Bruder
- frère aîné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古俄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居何切,𡘋音牁。《說文》:聲也。从二可,古文以爲謌字。《廣韻》:古歌字。《前漢・藝文志》:哥永言。《唐書・劉禹錫傳》:屈原作九哥。
义又,《廣韻》:今呼爲兄。《韻會》:潁川語,小曰哥,今人以配姐字,爲兄弟之稱。
义又,哥舒,複姓。
注解
〔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哥〕字拼音是gē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可、可,五行属木。
〔哥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二可。“可”,有“快乐”、“欢乐”的意思。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:“哿矣富人。” 毛传:“哿,可。” 王引之《经义述闻》卷六:“哿与哀对文,哀者忧悲,哿者欢乐也。……《毛传》训哿为可,可亦快意惬心之称。”“哥”似即“歌”之本字。本义是歌。
〔哥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ē] ⑴ 兄,同父母(或只同父,只同母)或同族同辈而年龄比自己大的男子⑵ 称呼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⑶ 古同“歌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古俄切頁碼第151頁,第3字續丁孫
哥
聲也。从二可。古文以爲謌字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九反切更和反頁碼第384頁,第6行,第1字述
聲也。從二可。古文㠯爲謌字。
鍇注臣鍇曰:「可亦气通也,故二可爲聲,哥猶歌也,或借此爲歌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古俄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813頁,第4字許惟賢第361頁,第8字
聲也。
段注此義未見用者。今呼兄爲哥。
从二可。
段注古俄切。十七部。
古文㠯爲歌字。
段注《漢書》多用哥爲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