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
意思解释
造
zào基本解释
①制作,做。制~。创~。~物。~反。~孽。建~。~表。~册。~价。~型。粗制滥~。
②瞎编。胡编乱~。捏~。
③成就。~诣。
④培养。~就。
⑤相对两方面的人,法院里指诉讼的两方。即原告和被告。两~。甲~。乙~。
⑥到,去。~访。
⑦稻子等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次数。一年两~。晚~。
⑧时代,年代。末~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辵( chuò ),告声。本义:到;往某地去。
2.同本义。
造,就也。 咸造勿亵在王庭。 凡四方之宾 客造焉。 造于西阶下。 而造大国之城下。 造饮辄尽。 明日造朝。 造玉清宫。 造左公第。 径造袁所寓之 法华寺。
造劫历世(佛教语。来到人世间经历一番苦难生活);造历幻缘(佛教语。去到人世间经历一番像梦幻一样的情缘);造适(寻访);造胜(访求胜迹);造门(上门;到别人家去)
arrive; go to;
3.拜访 [尊贵者]。
庾公造 周伯仁。
夜造(深夜前往造访);造府拜瞻(敬辞。到府上去拜访);造请(前往问候、拜见);造谒(造请);造谢(登门致谢)
call to pay respect; pay a visit;
4.假借为“作”,制造;制作。
复造候风地动仪。 王将伐 吴,造船于 蜀。 因造玉清宫,伐山取材,方有人见之。
造第(建造府第);造恶(作恶);造逆(开始纂逆作乱);造房子;仿造(模仿一定的式样制造);打造(制造);建造(建筑;修建)
make; build; create;
5.虚构;伪造。
我生之初,尚无造。
造言生衅(造谣生事);造言(造谣);造语(造作谣言);造言生事(造设谣言,滋生事端);捏造(假造事实)
cook; fabricate;
6.培养;造就;创造。
屈原造为宪令。 天造草昧。 民国肇造。
创造;造士(造就人才);造字(创造文字);造怀(抒写胸怀)
form; bring up; create;
7.撰写;汇集。
非禹, 益不不能行远《山海》不造。
造册(编制簿籍);造述(著述;著作)
compile;
8.制定。
怀王使 屈原造为宪令。
造施(制订并实施);造律(制订律令);造设(制订建立)
work up; formulate; work out;
9.建立。
遂迁许都,造我京畿。
造立(建筑;建造);造邦(创立国家);造国(新创立的国家);造谊(创立新义);造说(立说)
set up;
10.[学业等]达到的程度或境界。
小子有造。 君子深造有道。
造玄(达到玄妙之境界);造妙(臻于奇妙之境地);造微入妙(达到微妙的境界);造微(达到精妙的程度);造极(达到极高点)
achieve; attain; result;
名词
1.成就。
肆成人有德,小子有造
造士(古时称学术道业已有成就的人);造秀(成绩优异);造人(学业有成就之人)
achievement;
2.〈方〉∶农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数 。
早造;一年三造。
crop;
3.时代。
公侯之有冠礼也,夏之末造也。
time; age;
4.旧时星命术士称人生辰干支 。
贱造(生辰八字不好;命苦);乾造;坤造。
fortune;
5.姓。
副词
◎通“猝”( cù )。忽然;仓卒。
造受命于君前,则书于笏。 景公造然变色。
造此(仓猝,匆忙);造子(一会儿)
suddenly;
量词
◎农作物收获的次数。
一年三造皆丰收。
国语辞典解释
造
zào详细解释
动
1.制作。
制造、酿造、仿造。
2.建设、建筑。
建造、营造、造船、造屋。
3.创建、创制。
创造、缔造、蔡伦造纸。
4.虚构。
造谣、捏造。
5.至、到达。
南朝宋 ·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· 任诞》:“经宿方至,造门不前而返。”唐 · 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明日造朝。”
登峰造极、造访。
6.给予生命。
再造之恩、恩同再造。
7.培养。
造就、可造之才。
名
1.成就。
《诗经 · 大雅 · 思齐》:“肆成人有德,小子有造。”《左传 · 成公十三年》:“秦师克还无害,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。”
造诣。
2.对立的两方。如诉讼时原告与被告称为“两造”。
《书经 · 吕刑》:“两造具备,师听五辞。”《文选 · 潘岳 · 马汧督诔》:“两造未具,储隶盖鲜。”
3.时代、时期。
《仪礼 · 士冠礼》:“公侯之有冠礼也,夏之末造也 。”
满清末造。
4.术数用语。命相家称人的生辰八字为“造”。
明 · 沈受先《三元记 · 第二五出》:“请问小姐贵造?”《聊斋志异 · 卷九 · 邵临淄》:“有术士推其造,决其必受官刑。”
坤造、乾造。
5.姓。如周代有造父。
副
1.急遽、仓促、突然。
《礼记 · 玉藻》:“造受命于君前,则书于笏。”
2.开始。
《书经 · 伊训》:“造攻自鸣条,朕哉自亳。”
两岸词典解释
造
zào详细解释
1.《书》到;去。
登峰造极、造访。
2.《书》(学业、技艺等)达到(某种程度或境界)。
造诣。
3.培养。
造就、可造之才。
4.做;制作。
天造地设、粗制滥造、造船、创造。
5.虚构;瞎编。
造谣、臆造、编造。
6.编写;著述。
登记造册。
7.指相对两方面的人中的一方;特指诉讼的两方。
两造、甲造胜诉。
8.姓。
外语翻译
- construct, build, make, begin; prepare
- bauen, erbauen (V), erfinden, ersinnen, erdichten (V), herstellen, erzeugen, fabrizieren (V), machen (V)
- construire, fabriquer, créer, inventer, forger, former, cultiver, accomplissemen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艁
《廣韻》:昨早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在早切,𡘋音皁。《增韻》:建也、作也、爲也。《易・乾卦》:大人造也。《書・大誥》:予造天役。【註】造,爲也。言我之所爲,皆天所役使也。
又,《正韻》:始也。《書・伊訓》:造攻自鳴條。《周禮・天官・膳夫》:卒食以徹于造。【註】謂造飮食處也。
义又,上造,秦官爵名。《前漢・百官公卿表》:二上造,十五少上造,十六大上造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七到切,音慥。《說文》:就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小子有造。《禮・王制》:升于學者不征于司徒,曰造士。
又,《正韻》:詣也、進也。《書・盤庚》:其有衆咸造,勿褻在王庭。【註】衆皆至王庭,無褻慢也。《周禮・地官・司門》:凡四方之賔客造焉,則以吿。
义又,造次,急遽也。《論語》:造次必於是。
义又,祭名。《禮・王制》:造乎禰。《周禮・春官・大祝》:掌六祈……二曰造。【註】祈禱之祭名造。
义又,納也。《禮・喪大記》:大盤造冰。【註】造,猶內也,內與納同 —— 先納冰盤中也。
义又,造舟,比舟而渡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造舟爲梁。【註】天子造舟。【疏】造舟者,比船于水,加板于上,卽今之浮橋。
又,《集韻》:則到切,音竈。《史記・龜筴傳》:卜,先以造灼鑽。【註】造謂灼龜燒荆之處。
又,《集韻》:倉刀切,音操 —— 進也。又,叶此苟切,湊上聲。揚子《太𤣥經》:端往述來,遵天之造;無或改作,遵天之𨢄。
考證
《周禮・天官・膳夫》卒食以徹于造。
謹照原文徹上增樂字。
注解
〔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。
〔造〕字拼音是zào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告,五行属金。
〔造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辵( chuò ),告声。本义是到;往某地去。
〔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ào] ⑴ 制作,做⑵ 瞎编⑶ 成就⑷ 培养⑸ 相对两方面的人,法院里指诉讼的两方。即原告和被告⑹ 到,去⑺ 稻子等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次数⑻ 时代,年代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七到切頁碼第52頁,第29字續丁孫
造
就也。从辵吿聲。譚長說:造,上士也。
艁
異體䒃
古文造从舟。
附注高鴻縉《頌器考釋》:「(金文)𰍟,制造之本字,亦作艁,从宀,从舟,告聲。言屋或舟均人所製造也。後世通以造訪之造代之,久而成習,而𰍟與艁均廢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雌報反頁碼第152頁,第6行,第2字述
就也。從辵告聲。譚長說:「造,上士也。」
鍇注臣鍇按:《禮》有「造士」也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52頁,第7行,第1字述
古文造從舟。
鍇注臣鍇曰:「天子造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七到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81頁,第8字許惟賢第126頁,第4字
就也。
段注造就曡韵。《廣雅》。造,詣也。
从辵。告聲。
段注七到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譚長說造,上士也。
段注《王制》。𦫵於司徒者不征於鄉。𦫵於學者不征於司徒。曰造士。注。造,成也。能習禮則爲成士。按依鄭則與就同義。
古文造。从舟。
段注《釋水》。天子造舟。《毛傳》同。陸氏云:《廣雅》作艁。按艁者,謂並舟成梁。後引伸爲凡成就之言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