痀
疒部10画半包围结构U+75C0
外语翻译
- to crouch; a hunchback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其俱切;《集韻》:權俱切,𡘋音劬。《說文》:曲𦟝也。《莊子・達生篇》:仲尼適楚,出於林中,見痀僂者。
又,《廣韻》:舉朱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恭于切,𡘋音拘。又,《集韻》:委羽切,迂上聲。又,郡羽切,音窶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。
〔痀〕字拼音是gōu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句。
〔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ōu] ⑴ 曲脊,驼背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其俱切頁碼第246頁,第25字續丁孫
痀
曲脊也。从𤕫句聲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从疒、从句會意,句亦聲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具俱切頁碼第631頁,第6行,第1字述
曲脊也。從疒句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其俱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1396頁,第3字許惟賢第611頁,第8字
曲𦟝也。
段注《玉部》玖下曰:讀若人句脊之句。二句字皆痀之誤也。
从𤕫。句聲。
段注其俱切。古音讀如苟。在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