𤉧
火部12画左右结构U+24267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𤉧
◎同“烄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古巧切,音狡。《說文》:交灼木也。从火,敎省聲。《玉篇》本作烄。詳烄字註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分烄、
爲二。
注解
〔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。
〔𤉧〕字拼音是jiǎ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爻、火、攵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古巧切頁碼第335頁,第11字續丁孫
𤉧
交灼木也。从火,敎省聲。讀若狡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根卯反頁碼第819頁,第2行,第1字述
交灼木也。從火,敎省聲。讀若狡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1925頁,第3字許惟賢第841頁,第3字
交灼木也。从火。敎省聲。讀若狡。
段注按《玉篇》、《廣韵》皆曰:𤉧同烄。必本諸《說文》。不知今本《說文》何以析爲二。交灼之語亦不可通。上文炭下曰燒木未灰。則灰篆必上聯炭𤏀二篆。間以𤉧炦。決非古本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