莆
艹部10画上下结构U+8386
意思解释
莆
pú基本解释
①〔~田〕地名,在中国福建省。
②〔~仙戏〕中国福建地方戏曲剧种之一,流行于莆田,仙游县一带。亦称“兴化戏”。
③姓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水草名。即“蒲草 ”咸播秬黍,莆雚是营。——《楚辞·天问》
cattail;
国语辞典解释
莆
pú详细解释
名
1.古书上的一种水草。
《楚辞 · 屈原 · 天问》:“咸播秬黍,莆雚是营。”汉 · 王逸 · 注:“言禹平治水土,万民皆得耕种黑黍于雚蒲之地,尽为良田也。”
2.参见“莆田县”条。
3.姓。如宋代有莆森。
外语翻译
- a kind of legendary tree
- Ortsname (S)
- (nom de lieu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方矩切,音府 —— 萐莆,堯時瑞草。
又,《正韻》:薄胡切,音蒲 —— 地名。《水經注》:孔山在莆城西南三十餘里。《一統志》:莆田縣,名屬興化。
义又,通蒲。《楚辭・天問》:咸播秬黍,莆藿是營。
注解
〔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莆〕字拼音是pú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甫,五行属木。
〔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ú] ⑴ 〔~田〕地名,在中国福建省。⑵ 〔~仙戏〕中国福建地方戏曲剧种之一,流行于莆田,仙游县一带。亦称“兴化戏”。⑶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方矩切頁碼第16頁,第7字續丁孫
莆
萐莆也。从艸甫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分武反頁碼第107頁,第3行,第2字述
萐蒲也。從艸甫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方矩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88頁,第3字許惟賢第38頁,第3字
萐莆也。从艸。甫聲。
段注方矩切。五部。鍇本苖莆二字在𦯄下荼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