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擈的意思解释

扌部16画左右结构U+64C8

扌部

16画

13画

左右结构

ROGW 86,ROUF 98

QTCD

DKUC

52095

U+64C8

1212243143111234 横、竖钩、提、竖、竖、点、撇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撇、捺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扑”。

古壮字释义

1.读音nep。

2.夹。[~ 苝]夹菜。

3.捏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 )

同「撲」。詳撲字註。

注解

〔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擈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業

〔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pǔ] ⑴ 古同“扑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蒲角切頁碼407頁,第10

異體

擈挨也。从手菐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別卓反頁碼977頁,第4行,第1

擈挨也。從手菐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蒲角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432頁,第4許惟賢1057頁,第8

擈挨也。

段注撲與扑㯷,義皆別。今人溷之。《廣韵》一屋云:拂箸。今義也。

从手。菐聲。

段注蒲角切。《廣韵》普木切。一部。

白话解释

扑,用鞭抽打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“菐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金文從戈、菐聲,或從廾、聲。篆文、楷書從手、菐聲。金文從「戈」為義符,表示撲擊敵人要用武器;從「廾」也是意符,表示撲擊是屬於手部的動作。篆文、楷書從「手」為義符,與金文從「廾」同義;從「菐」聲,依《說文》似不兼義,《說文》謂「菐」字本義為「瀆菐」,意思是煩瀆,與「撲」義無關。不過,「菐」在古文字中多釋為「撲擊」義,就是「撲」的本字。金文或從「」聲,也應視為「菐」聲的假借。如依此說,「撲」從「菐」聲有兼義功能,今從之。在六書中也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