樸
意思解释
樸朴
pǔ基本解释
①未經加工成器的木材。
②砍伐整理。
③本質;本性。
④質樸;厚重。
⑤指貨物的成本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聲。从木,菐聲。本義:未加工的木材。
2.同本義。
樸,木素也。 既勤樸斫。 樸散則爲器。 無刀斧之斷者謂之樸。
timber;
3.本質;本性。
尚素樸。 見素抱樸,少私寡慾。
nature;
4.貨物的成本。
貴酒肉之價,重其租,令十倍其樸。
cost;
動
1.砍伐整理。
樸桷不斫。
樸斫(砍斫,削治)
fell;
2.通「撲」。擊,打。
舉築樸秦皇帝。 …水衡閻奉樸擊賣請。
beat; strike;
形容词
1.淳樸;樸實。
敦兮其若樸。 澆淳散樸。 民敦而俗樸。
古樸(樸素而有古代的風格);質樸(樸實;不矯飾);誠樸(誠懇樸實);儉樸(儉省樸素);樸秀(樸實而秀美);樸質(樸素純真);樸訥(樸實而口才不好);樸散(本謂純真之道分離變異。後亦謂淳樸之風消散);樸愚(質樸愚拙);樸鄙(質樸鄙野);樸澀(質樸遲鈍);樸辭(質樸而不文飾之辭);樸贍(質樸而豐富);樸木(質樸厚重);樸索(質樸無華);樸野(質樸無華)
simple; natural; plain;
2.另見 piáo;pō;pò。
国语辞典解释
樸朴
pú详细解释
名
1.未加工成器的木材。
《说文解字 · 木部》:“朴,木素也。”清 · 段玉裁 · 注:“以木为质,未雕饰,如瓦器之坯然。”汉 · 王充《论衡 · 量知》:“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。”
2.本真。
《老子 · 第二八章》:“为天下谷,常德乃足,复归于朴。”
3.货物的成本。
《商君书 · 垦令》:“贵酒肉之价,重其租,令十倍其朴。”
形
◎笃厚、简而厚重的。
《老子 · 第五七章》:“我无事而民自富,我无欲而民自朴。”唐 · 杜牧《答庄充书》:“是以意全胜者,辞愈朴 而文愈高。”
朴素、简朴、朴拙。
外语翻译
- simple, honest; plain; rough
- schlicht und einfach (Adj)
- simpl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匹角切,音璞。《說文》作檏,木素也。【徐曰】土曰坏,木曰檏。《書・梓材》:既勤樸斲,惟其塗丹臒。
义又,凡器未成者,皆謂之樸。《爾雅・釋器》:木謂之剫,玉謂之雕。【郭註】皆治樸之名。
义又,質也。《禮・郊特牲》:素車之乘,尊其樸也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博木切,音卜。《詩・大雅》:芃芃棫樸。【傳】樸,枹木。【箋】白桵相樸屬而生者。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察車之道,欲其樸屬而微至。【註】樸屬,猶附著堅固也。
又,《集韻》:普木切,音扑。張衡〈東京賦〉:遵節儉,尚素樸;思仲尼之克己,履老氏之常足。
义又,堅木也。
又,《集韻》:步木切,音僕 —— 木密也。
又,《廣韻》:薄胡切,音蒲 —— 樸𠟼,縣名。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屬武威郡。
又,《唐韻》:普故切,音舖。《淮南子・精神訓》:明白太素,無爲復樸。
注解
〔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樸〕字拼音是pǔ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菐。
〔樸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木,菐聲。本义是未加工的木材。
〔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ǔ] ⑴ 未經加工成器的木材。⑵ 砍伐整理。⑶ 本質;本性。⑷ 質樸;厚重。⑸ 指貨物的成本。㈡ [pú] ⑴ 叢生的樹木。⑵ 指柞木。⑶ 附着;依附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匹角切頁碼第186頁,第4字續丁孫
檏
異體樸
木素也。从木菐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于岳反頁碼第464頁,第7行,第2字述
木素也。從木菐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按:土曰坏,木曰樸,《尚書》曰:『若作梓材,旣勤樸斵。惟其塗丹雘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匹角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005頁,第2字許惟賢第443頁,第4字
木素也。
段注素猶質也。以木爲質。未彫飾如瓦器之坯然。《士喪禮》、《周禮》槀人皆云:獻素獻成。注云:形法定爲素,飾治畢爲成是也。引伸爲凡物之偁。如《石部》云:磺,銅鐵樸是也。作璞者,俗字也。又引伸爲不奢之偁。凡云儉樸是也。《漢書》。以敦朴爲天下先。假朴爲樸也。
從木。菐聲。
段注匹角切。三部。今詩棫樸《周禮》樸屬,借用此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