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虒的意思解释

⺁部10画半包围结构U+8652

⺁部

10画

4画

半包围结构

形声字

RHAM 86,RHWV 98

HYPU HYPN

PDIH

72217

9213

U+8652

3321531535 撇、撇、竖、横、横撇/横钩、撇、横、竖弯钩、撇、横折弯钩/横斜钩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〔委~〕古书上说的一种似虎有角的兽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传说中的水中怪兽。

《广韵 · 平声 · 支韵》:“虒,似虎有角,能行水中。”

2.虒祁:古代宫室名称。位于今大陆地区山西省曲沃县西南,北临汾水。

《左传 · 昭公八年》:“于是晋侯方筑虒祁之宫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用于地名。如虒亭,在山西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an amphibious beast resembling a tiger with one horn; place name
  • animal amphibie avec une corn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虍部 )

唐韻》:息移切;《集韻》:相支切,𡘋音斯。說文》:委虒,虎之有角者。

又,地名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蜀郡緜虒。

又,上虒,亭名。水經注》:斷梁城卽上虒亭也。

又,下虒,臺名。劉歆〈遂初賦〉:過下虒而歎息兮,悲平公之作臺。

又,虒祁,宮名。左傳・昭八年》:晉平公築虒祁之宮。

又,《類篇》:田黎切,音題 —— 虒奚,縣名。

又,丈尔切,音豸。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:偨池茈虒。【註】茈虒,不齊也。

直》作虒虒。虒字中的虎从人作,虒字从从𧆞作。

注解

〔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虍部

〔虒〕字拼音是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𠂆、虎

〔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ī] ⑴ 〔委~〕古书上说的一种似虎有角的兽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上反切息移切頁碼156頁,第16

虒委虒,虎之有角者也。从虎𠂆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九反切辛茲反頁碼396頁,第4行,第2

虒委虒,虎之有角者也。從虎𠂆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春秋時,晉有虒祁之官。禠、箎、禠從此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上反切息移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842頁,第2許惟賢373頁,第7

虒委虒,

段注㬪韵。

虎之有角者也。

段注虎無角。故言者以別之。《廣韵》曰:虒,似虎。有角。能行水中。按《韵會》引《說文》。羼以《廣韵》語。非偁古之法。

从虎。厂聲。

段注息移切。十六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