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后的意思解释

⺁部6画半包围结构U+540E

⺁部

6画

3画

半包围结构

会意字

RGKD

HMR

PDAJ

72261

0683

2683

U+540E

331251 撇、撇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hòu

基本解释

君主;帝王。商之先~(先王)。

帝王的正妻。皇~。太~。

诸候。《書•舜典》:“肆覲東后。”

指空间在背面,反面的,与“前”相对。~窗户。~面。~学。~缀。~进。

时间较晚,与“先”相对。日~。~福。~期。

指次序,与“前”相对。~排。~十名。

子孙。~辈。~嗣。~裔。~昆。无~(没有子孙)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会意。象人之形,施令以告四方,古之,从一口,发号者君后也。按从坐人,从口,与君同意。本义:君主,帝王。

2.同本义。

,继体君也。 《说文》班瑞于群 《书 · 舜典》允王维 《诗 · 周颂 · 时迈》王命冢宰。 《礼记 · 内则》昔我先世稷。 《国语 · 周语》皇皇帝。 《左传 · 文公二年》 皋之墓也。 《左传 · 僖公三十二年》

后王(君王;天子);后帝(天帝;上帝);后夷(上古有穷国的国君);后辟(君主;帝王)

sovereign;

3.帝王的妻子。

天子之妃曰 《礼记 · 曲礼》帝嫡妃曰皇,帝母曰皇太,帝祖母曰太皇太 《独断下》

后族(皇后的亲族);后党(清末慈禧一派;皇后、太后的亲族或与皇后、太后利害关系一致的人所结成的政治集团)

empress; queen;

4.古代指列国诸侯。

肆觐东 《书 · 舜典》。郑玄注:“东后,东方之诸侯也。”

dukes or princes under an emperor;

5.古代对长官、郡守或将领的尊称。

赫赫明,柔嘉维则。 汉 · 李翕《西狭颂》岂知吾意,忧此毗陵最。 前蜀 · 贯休《上孙使君》诗

high official;

6.指后土。对大地的尊称。

王大封,则先告土。 《周礼 · 大宗伯》

后皇(后土与皇天);后缗(地神)

the earth;

7.姓。

后缗(夏少康的母亲)

动词

1.(会意。金文,从“彳”( chì ),表示与走路有关,从“幺”( yāo,小),从“攵”( suī ),是“足”的反写,有“行路迟缓”的意思)。 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幺者小也,小而行迟,后可知矣。”本义:迟到,走在后。

2.同本义。

後,迟也。 《说文》非敢後也,马不进也。 《论语 · 雍也》子路从而後。 《论语 · 微子》兄弟之後生者。 《仪礼 · 有司後》臣闻命後。 《左传 · 定公八年》。注:“晚也。”收气乃後。 《素问 · 五常政大论》。注:“後,不及时也。”知古则可知後。 《吕氏春秋 · 长见》。注:“来也。”

随后就来;落后;殿后(行军走在最后)

be(or come, arrive)late;

3.承继。

陷队之士知疾斗,不得斩首队五人,则陷队之士,人赐爵一级,死则一人 《商君书》

inherit;

名词

1.后代,子孙。

式救尔後。 《诗 · 大雅 · 瞻卬》为人後者为之子也。 《礼记 · 杂记》天下初发难时,假立诸侯,後以代秦。 《史记 · 项羽本纪》求太监 明 · 崔铣《记王忠肃公翱三事》

无后;绝后;后叶(后代);后胤(子孙,后裔);后戒(后人的鉴戒);后哲(后代的哲人);后绝(没有后代)

male offspring;

2.后世 。

后镜(后世的借镜);后后烈(流传后世的业绩);后叶(后世);后报(来世受报应)

posterity;

3.次序在后。

子路从而 《论语 · 微子》岁余。 《聊斋志异 · 促织》从诸君子之 清 ·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惟恐或 清 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
later;

4.指肛门 。

后庭(肛门);后窍(肛门)

anus;

形容词

1.时间较迟或较晚。与“先”相对。

君还而退。 《仪礼 · 聘礼》国之良士,亦将可得而众也。 《墨子 · 尚贤上》知止而有定,定而能静。 《礼记 · 大学》以五戒先後刑罚。 《周礼 · 士师》事至而後虑者谓之後。 《荀子 · 大略》遂无问津者。 晋 ·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遂不复至。 明 · 魏禧《大铁椎传》花朝节 明 · 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为之者较少。 蔡元培《图画》

后时(后来;以后);后次(下次;下回);后儿(后天);后番(下次;下回)

later; after;

2.后面,位置在后。

事成而後。 《礼记 · 乐记》。注:“谓位在下也。”以後路与冕服。 《礼记 · 杂记》近出前 唐 · 柳宗元《三戒》狼止。 《聊斋志异 · 狼三则》恐前后受其敌。转视积薪后。以攻其后。

后山(后面的山);后应(居后作接应 的部队);后廷(后宫);后户(后门);后言(背后的议论);后阁(在后面 的殿阁);先斩后奏

behind; back;

国语辞典解释


hòu

详细解释

1.君王。

《诗经 · 商颂 · 玄鸟》:“商之先后,受命不殆,在武丁孙子。”《左传 · 僖公三 十二年》:“其南陵,夏后皋之墓也。”

2.诸侯。

《书经 · 舜典》:“班瑞于群后。”唐 · 柳宗元《封建论》:“周有天下,裂土田而瓜分之,设五等,邦群后。”

3.君王的嫡妻。

《汉书 · 卷五 · 景帝纪》:“朕亲耕,后亲桑,以奉宗庙粢盛祭服,为天下先。”清 · 陆次云《费宫人传》:“后自缢,袁贵妃亦自缢。帝拔剑刃嫔妃数人。”

王后、皇后。

4.姓。如春秋时齐国有孔子的弟子后处,汉代有后苍。

时间上较晚的。与“先”、“前”相对。

《礼记 · 大学》:“知止而后有定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hòu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君主;诸侯。

三后(夏禹、商汤、周文王)、后羿、东后(东方诸侯)。

2.君王的嫡妻。

皇后。

3.《书》时间上较晚的。通“後”。

午后、知止而后有定(《礼记‧大学》)。

4.女性在某一领域的佼佼者。

歌后、影后、球后。

5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queen, empress, sovereign
  • Kaiserin (S)
  • arrière, descendant, descendance, génération future, reine, derrière, après, ensuit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胡口切;《韻會》:很口切,𡘋音後。說文》:繼體君也,象人之形,施令以吿四方,故𠂆之从一、口。發號者,君后也。書・仲虺之誥》:徯我后。易・泰卦》:后以財成天地之道。禮・檀弓》:夏后氏堲周。【疏】夏言后者,《白虎通》云:以揖讓受于君,故稱后。

又,《禮・曲禮》:天子有后。【疏】后,後也,言其後于天子,亦以廣後胤也。白虎通》:商以前皆曰妃,周始立后。正嫡曰王后,秦漢曰皇后,漢祖母稱太皇太后,母稱皇太后。

又,諸侯亦稱后。書・舜典》:班瑞于羣后〔「羣」,原文作「群」〕

又,古者君稱臣亦曰后。書・舜典》:汝后稷,播時百穀。【疏】《國語》云:稷爲天官,單名爲稷,尊而君之,稱爲后稷。又,〈畢命〉:三后協心。【註】謂周公、君陳、畢公也。

又,《書・武成》:吿于皇天后土。【傳】后土,社也。左傳・昭二十九年》:土正曰后土。【註】土爲羣物主,故稱后也,其祀句龍焉,在家則祀中霤,在野則爲社。正韻》:后土,亦取厚載之義。

又,姓。史記・仲尼弟子傳》:后處字子里。前漢・儒林傳》:后倉字近君。

又,與後通。禮・曲禮》:再拜稽首而后對。

又,《廣韻》:胡遘切;《集韻》:下遘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胡茂切,𡘋𠋫 —— 義同。

又,叶後五切,音戸。蔡邕〈胡黃二公頌〉:允兹漢室,誕育二后,曰胡曰黃,方軌齊武。陸雲〈漢高盛德頌〉:咸陽克殄,既係秦后;峩峩阿房,乃淸帝宇。〇【按】《詩本音》云:〈周頌〉宣哲維人,文武維后;燕及皇天,克昌厥後。后後俱音戸,後人誤入四十五厚韻,故於《唐韻正》中歷引經集証之。然自《玉篇》以後,后在厚韻相沿已久,不得不以後五切爲叶音矣。

注解

〔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后〕字拼音是hòu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𠂆、𠮛、;、𠂋、口,五行属

〔后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象人之形,施令以告四方,古之,从一口,发号者君后也。按从坐人,从口,与君同意。本义是君主,帝王。

〔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òu] ⑴ 君主;帝王⑵ 帝王的正妻⑶ 诸候。《書•舜典》:“肆覲東后。”⑷ 指空间在背面,反面的,与“前”相对⑸ 时间较晚,与“先”相对⑹ 指次序,与“前”相对⑺ 子孙⑻ 姓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九上反切胡口切頁碼299頁,第5

后繼體君也。象人之形。施令以告四方,故厂之。从一、口。發號者,君后也。凡后之屬皆从后。

附注按:甲骨文「后」字即「毓(育)」字,像婦女產子形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七反切旱斗反頁碼746頁,第1行,第1

后繼體君也。象人之形。施令以告四方,故𠂆之。從一、口。發號者,君后也。凡后之屬,皆從后。

鍇注臣鍇曰:「通論詳矣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九上反切胡口切古音第四部頁碼1715頁,第1許惟賢751頁,第1

后繼體君也。

段注《釋詁》、《毛傳》皆曰:后,君也。許知爲繼體君者,后之言後也。開刱之君在先。繼體之君在後也。析言之如是。渾言之則不別矣。《易・象下傳》曰:后以施命誥四方。虞云:后,繼體之君也。此許說也。葢同用孟易。經傳多假后爲後。《大射》注引《孝經說》曰:后者,後也。此謂后卽後之假借。

象人之形。

段注謂上體𠂋也。𠂋葢人字横寫。不曰从人,而曰象人形者。以非立人也。下文卮解亦曰象人。

从口。

段注胡口切。四部。

易曰:后㠯施令告四方。

段注此用遘《象傳》說从口之意。傳曰:天下有風,遘。后以施命誥四方。鄭作詰。許作告。按此條各本作象人之形,施令以告四方,故厂之从一口,發號者君后也。淺人所竄。不成文理。上體旣象人。又何得云从余制切之厂,且从一乎。今以下卮字解文法更定。則宜有易曰審矣。

凡后之屬皆从后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