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涕的意思解释

氵部10画左右结构U+6D95

氵部

10画

7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IUXT

ECNH

VUYZ

38127

3199

4473

U+6D95

4414351523 点、点、提、点、撇、横折、横、竖折折钩、竖、撇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眼泪。痛哭流~。感激~零。~泣。

鼻子里分泌的液体。鼻~。~泪(鼻涕和眼泪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水,弟声。先秦时期,“涕”指眼泪,后来出现了“泪”,两字就同义并用了。本义:眼泪。

2.同本义。

,泣也。 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泣也二字当作目液也三字。转写之误也。 毛传皆云:“自目出曰涕。”悲愁垂 《列子 · 汤问》流离而从横。 司马相如《长门赋》零如雨。 《诗 · 小雅 · 小明》长太息以掩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 《楚辞 · 离骚》临表零。 诸葛亮《出师表》汪然出 唐 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泪满衣裳。 唐 · 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德威流 清 · 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

涕泗(眼泪和鼻涕);痛哭流涕。

tears;

3.鼻涕。

目泪下落,鼻长一尺。 王褒《僮约》攀柏悲号,泪著树,树皆枯。 《晋书 · 王褒传》

涕唾(鼻涕和唾液);涕泪(鼻涕和眼泪。亦专指眼泪)

snivel;

4.痰。

肺中寒,吐浊 《金匮要略》

phlegm;

动词

流泪;哭泣。

流貌。 《说文》不敢唾 《礼记 · 内则》父母唾涕不见。因笑王、 谢诸人,登高怀远,也学英雄 陈高《念奴娇》

涕欷(流泪叹息);涕淫淫(泪流不止的样子);涕洟(涕泪俱下;哭泣);涕血(泣血);涕泗滂沱(沲)(涕泪如雨);涕涟(泪流不断的样子)

shed tears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眼泪。

唐 · 陈子昂《登幽州台歌》:“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。”

痛哭流涕、感激涕零。

2.鼻涕。

汉 · 王襃《僮约》:“目泪下落,鼻涕长一尺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眼泪。

泣涕如雨、怆然涕下。

2.鼻涕。

涕泪俱下、涕泪交流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tear; snivel, nasal mucus
  • Nasenschleim (S)​, reißt, Tränen (S)
  • larmes, pleur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 )

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他禮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土禮切,𡘋音體。說文》:泣也。玉篇》:目汁出曰涕。詩・邶風》:泣涕如雨。

又,竹名。東方朔《神異經》:南方荒中有涕竹。

又,兆卦之名。史記・宋世家》:乃命卜筮曰涕。【索隱】涕音亦,《尚書》作驛。孔安國曰:氣絡繹連續。

又,《集韻》:待禮切,音弟,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他計切,音替 —— 義𡘋同。

注解

〔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涕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弟,五行属

〔涕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弟声。先秦时期,“涕”指眼泪,后来出现了“泪”,两字就同义并用了。本义是眼泪。

〔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ì] ⑴ 眼泪⑵ 鼻子里分泌的液体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他禮切頁碼376頁,第1

涕泣也。从水弟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按:『泣也』二字,當作『目液也』三字,轉寫之誤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它禮反頁碼919頁,第5行,第1

涕泣也。從水弟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他禮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260頁,第4許惟賢983頁,第9

涕泣也。

段注按泣也二字,當作目液也三字。轉寫之誤也。《毛傳》皆云:自目出曰涕。篇,韵皆云:目汁。泣非其義。

从水。弟聲。

段注他禮切。十五部。

白话解释

涕,泣泪。字形采用“水”作边旁,“弟”是声旁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