𥉈
目部15画左右结构U+25248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𠊹 、 眣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他歷切,音剔。《說文》:失意視也。左思〈魏都賦〉:𥉈焉失所。【註】狀其聞言駭伏也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丑鳩切,音抽 —— 義同。
义《說文》本作,俗作𥈌。譌作𥉉。
注解
〔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。
〔𥉈〕字拼音是t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目、脩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他歷切頁碼第105頁,第24字續丁孫
𥊕
異體𥉈
失意視也。从目脩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他狄反頁碼第277頁,第2行,第2字述
失意視也。從目脩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左思《魏都賦》曰:『𥉈焉失所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他歷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526頁,第3字許惟賢第236頁,第3字
𥉉
失意視也。
段注《魏都賦》。吳蜀二客。𥉉焉失所。李引同。
从目。條聲。
段注各本从脩聲,作𥉈。按𥉉音他狄反。猶滌之切亭歷。皆於條取聲。脩聲不得切他狄也。譌爲𥉈。乃溷同䀺字。而篇,韵皆曰敕周切矣。今依《魏都賦》正。古音在三部。《唐韵》他歷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