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疹的意思解释

疒部10画半包围结构U+75B9

疒部

10画

5画

半包围结构

形声字

UWEE

KOHH

TOPD

00122

4011

5378

U+75B9

4134134333 点、横、撇、点、提、撇、捺、撇、撇、撇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皮肤上起的小颗粒,通常是红色,多由皮肤表层发炎浸润而起。湿~。麻~(亦称“疹子”)。风~。丘~。疱~。

详细解释

1.皮肤上起的红色小疙瘩。也指痘疮 。

湿疹,瘙疹,瘟疹;疹粟(肌肤因受寒而起如粟一般的疹粒);疹子(麻疹)

rash;

2.病。

遂动旧,缠绵经月。 《洛阳伽蓝记》

disease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皮肤上起的红色小颗粒。

明 · 方孝孺《指喻》:“左手之拇有疹焉,隆起而粟。”

湿疹、药疹。

2.疾病。

《国语 · 越语上》:“令孤子、寡妇、疾疹、贫病者,纳宦其子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皮肤病,皮肤表层出现的斑疹、丘疹等的统称。多为红色小疙瘩,小的像针尖,大的像豆粒,如麻疹、湿疹、荨麻疹等。多因发炎、过敏等引起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measles; rash; fever
  • éruption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疒部 )

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止忍切,音軫。說文》:脣瘍也。

又,《釋名》:疹,診也 —— 有結氣可得診見也。玉篇》:癮疹,皮外小起也。正字通》:俗呼痘瘡曰疹。

又,《集韻》:丑刄切 —— 同「疢」,熱病。〈越語〉:令孤子寡婦疾疹貧病者納宦其子。張衡〈思𤣥賦〉:思百憂以自疹。【註】疹,疾也。

又,《五音集韻》:奴結切,音涅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頸忍切,音緊 —— 脣瘍也。

注解

〔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

〔疹〕字拼音是zhě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㐱,五行属

〔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ěn] ⑴ 皮肤上起的小颗粒,通常是红色,多由皮肤表层发炎浸润而起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之忍切頁碼131頁,第12

胗脣瘍也。从𠕎㐱聲。

疹籒文胗从𤕫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支允反頁碼339頁,第3行,第1

疹脣痬也。從肉㐱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脣瘡則緊急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339頁,第3行,第2

籒文胗從疒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之忍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684頁,第2許惟賢305頁,第3

疹脣瘍也。

段注宋玉《風賦》曰:中脣爲胗。

从肉。㐱聲。

段注之忍切。十三部。

籒文胗。从𤕫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