脠
月部10画左右结构U+8120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丑連切;《集韻》:尸連切,𡘋音羶。《說文》:生肉醬也。《釋名》:生脠,以一分膾,二分細切,合和挻攪之也。又,《齊民要術》有燥脠法。
又,《廣韻》:丑延切;《集韻》:抽延切,𡘋音鯅。《廣韻》:魚醢也。
注解
〔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脠〕字拼音是sh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延。
〔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ān] ⑴ 生肉酱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丑連切頁碼第132頁,第25字續丁孫
脠
生肉醬也。从𠕎延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敕連反頁碼第343頁,第3行,第3字述
生肉醤也。從肉延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齊民要術》有作生脠法:羊肉一斤,豬白四兩,豆醤漬之,縷切生薑,鷄子和之,春用蘇蓼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丑連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697頁,第4字許惟賢第311頁,第2字
𦚺
生肉醬也。
段注《廣韵》曰:魚醢也。引《說文》云肉醬。《釋名》、《齊民要術》有生脠。
从肉。㢟聲。
段注丑連切。十四部。按此字從㢟。非從延也。《目部》𢌨,《木部》〈木㢟〉同。今本《說文》〈木㢟〉作梴。𦚺篆大徐不誤。而注誤云延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