訏
意思解释
訏
xū基本解释
①夸口。
②大。謨遠且~。
③同“吁”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1.诡诈。
訏,詭譌也。从言,于声。 犯则凌人,訏则诬人,伐则掩人。
crafty;
2.大。
且往观乎?洧之外,洵訏且乐!
訏訏(广大的样子);訏谟(重大的谋略);訏策(大计长策);訏猷(宏图远谋);訏谋(远大宏伟的谋划)
big; great;
国语辞典解释
訏
xū详细解释
形
1.诡诈。
《说文解字 · 言部》:“訏,诡讹也。”
2.大。
《广韵 · 平声 · 虞韵》:“訏,大也。”《诗经 · 郑风 · 溱洧》:“洧之外,洵訏且乐。”
名
◎夸大的言论。
明 · 张自烈《正字通 · 言部》:“訏,大言也。”
外语翻译
- boast, exaggerate; great, broad
- groß , renommieren, prahlen
- bohrium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况于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匈于切,𡘋音欨。《說文》:詭譌也。一曰訏𧪰。齊楚謂信曰訏。鄭云:誇也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大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訏謨定命。揚子《方言》:中齊西楚之閒,謂大曰訏。【註】訏亦作芋。《詩・小雅》:君子攸芋。【傳】大也。
义又,通作盱。詳目部盱字註。
又,《集韻》:荒胡切;《韻會小補》:荒烏切,𡘋音呼。《博雅》:大也。《玉篇》:張口鳴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實覃實訏,厥聲載路。【箋】謂張口鳴呼。《正義》引《儀禮》云:訏音呼。謂張口鳴呼,聲音則已大矣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火羽切,欨上聲。《類篇》:訏訏,大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川澤訏訏。【傳】大也。朱傳叶音許。
义《說文》本作𧥦。
注解
〔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訏〕字拼音是x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于,五行属金。
〔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ū] ⑴ 夸口。⑵ 大⑶ 同“吁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況于切頁碼第75頁,第4字續丁孫
𧥦
異體訏
詭譌也。从言亏聲。一曰訏,𧪰。齊、楚謂信曰訏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況于反頁碼第211頁,第6行,第2字述
詭譌也。從言于聲。一曰訏𧪰。齊楚謂信曰訏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:「又大也。」此又吁字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況于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396頁,第2字許惟賢第178頁,第8字
詭譌也。从言。于聲。
段注況于切。五部。
一曰訏𦎍。
段注今字作吁嗟。此別一義。
齊楚謂信曰訏。
段注按信當作大。《釋詁》。訏,大也。《方言》。訏,大也。中齊西楚之閒曰訏。許語本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