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皰的意思解释

皮部10画左右结构U+76B0

皮部

10画

5画

左右结构

HCQN 86,BQNN 98

DEPRU

XIRY

47212

U+76B0

5325435515 横撇/横钩、撇、竖、横撇/横钩、点、撇、横折钩、横折、横、竖弯钩

𦡕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pào

基本解释

同“疱”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pào

详细解释

面部所生的小颗粒,因皮脂腺分泌旺盛,阻塞毛细孔而产生,俗称为“粉刺”。

面疱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pào

详细解释

皮肤上长出的水泡状小颗粒。多因皮脂分泌过盛或病毒所引起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pimples
  • Pickel, Finne (Pustel)​ (S, Med)
  • pustule, ampoul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皮部 )

唐韻》:旁敎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皮敎切,𡘋庖去聲。說文》:面生氣也。【徐曰】面瘡也。博雅》:病也。正字通》:凡手足臂肘暴起如水泡者謂之皰。淮南子・說林訓》:潰小皰而發痤疽。韓愈〈食蝦蟇〉詩:雖然兩股長,其奈脊皴皰。

又,《廣韻》:匹貌切;《集韻》:披敎切,𡘋音砲 —— 義同。

集韻》亦作䩅、䶌、疱,或作胞、𦝐

注解

〔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皮部

〔皰〕字拼音是pà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皮、包

〔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pào] ⑴ 同“疱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下反切旁敎切頁碼96頁,第4

皰面生气也。从皮包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六反切皮豹反頁碼257頁,第7行,第3

皰面生氣也。從皮包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面瘡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下反切旁敎切古音第三部頁碼485頁,第4許惟賢217頁,第7

皰面生气也。

段注《玉篇》作面皮生氣也。玄應書一作面生熱氣也。《淮南》。潰小皰而發痤疽。高曰:皰,面氣也。玄應引作靤。

从皮。包聲。

段注旁敎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