敌
意思解释
敌敵
dí基本解释
①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。~人。~方。~寇。
②指敌人。~后。~情。~酋。~特。轻~。克~制胜。
③抵挡。寡不~众。
④相当。势均力~。匹~。~手(能力相等的对手)。
⑤仇视。~意。“诸侯~王所忾”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攴( pū ),啇( dí )声。本义:匹敌;对等。
2.同本义。
敌,仇也。 敌,匹也。 四国之兵敌。 且夫自敌以下。 敌国宾至。 敌则能战之。
试看天下谁能敌;敌体(彼此地位相等,不分上下);敌礼(平等的礼节);匹敌(谓才艺相当);势均力敌。
match;
3.抵抗;抵挡。
(司马懿)乃 魏之名将,恐汝不能敌之。
敌不住;寡不敌众。
fight; resist; withstand;
4.攻击。
屠大窘,恐前后受其敌。
attack;
名词
◎仇敌;敌人。
秦人开关延敌。
政敌;天敌;敌不可假(不可宽容敌人);敌垒(敌人的营垒);敌特;敌探。
enemy;
外语翻译
- enemy, foe, rival; resist
- ennemi, adversaire, s'opposer à, résister à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集韻》:乎刮切,音頢 —— 盡也。
注解
〔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舌部。
〔敌〕字拼音是d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、攵,五行属火。
〔敌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攴( pū ),啇( dí )声。本义是匹敌;对等。
〔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í] ⑴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⑵ 指敌人⑶ 抵挡⑷ 相当⑸ 仇视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徒歷切頁碼第98頁,第4字續丁孫
𢿪
異體敵
仇也。从攴啻聲。
附注吳大澂古籀補:「古敵字省攴。」容庚《金文編》:「敵不从攴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田溺反頁碼第261頁,第7行,第2字述
仇也。從攴啻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啻式豉反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徒歷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495頁,第1字許惟賢第221頁,第10字
仇也。
段注仇,讎也。《左傳》曰:怨耦曰仇。仇者兼好惡之詞。相等爲敵。因之相角爲敵。古多假借適爲敵。《襍記》。計於適者。《史記》。適人開戸。適不及拒。《荀卿子》。天子四海之内無客禮。告無適也。《文子》曰:一也者。無敵之道也。按後人取《文子》注《論語》曰:敬者,主一無適之謂。適讀如字。夫主一則有適矣。乃云無適乎。敬者持事振敬。非謂主一也。《淮南書》曰:一者,萬物之本也。無適之道也。與《文子》同。正作敵。
从攴。啻聲。
段注徒歷切,十六部。
白话解释
敌,仇恨者。字形采用“攴”作边旁,“啻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字形假借「啻」為敵字,啻字本義為話多而不止。篆文始分化出「從攴、啻聲」的敵字。從攴,指扑擊而言。隸書、楷書承篆文字形而來,啻字隸變為「啇」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