攽
意思解释
攽
bān基本解释
①分。
②古同“颁”,发布:“命~而孝闻死矣。”
详细解释
动词
1.会意。从攴、从分,分亦声。本义:分发。
2.同本义。
攽,分也。 乃惟孺子攽。
divide;
3.颁布。
经传皆以颁以班为之。
promulgate; issue;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布還切;《集韻》:逋還切,𡘋音班。《說文》:分也。《書・洛誥》:乃惟孺子,頒朕不暇。〇【按】《書》古文訓頒作
又,《廣韻》:府巾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悲巾切,𡘋音彬 —— 義同。
义又,《博雅》:攽,減也。
义又,《類篇》:气分也,亦作𠚼。
义《說文》从攴作
注解
〔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攴部。
〔攽〕字拼音是b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分、攵,五行属水。
〔攽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攴、从分,分亦声。本义是分发。
〔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ān] ⑴ 分。⑵ 古同“颁”,发布:“命~而孝闻死矣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布還切頁碼第97頁,第20字續丁孫
攽
分也。从攴分聲。《周書》曰:「乃惟孺子攽。」亦讀與彬同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不攀反頁碼第260頁,第5行,第2字述
分也。從攴分聲。《周書》曰:「乃惟孺子攽。」讀與虨同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《尚書》曰:『乃惟孺子頒,朕不暇……』當作攽也,今借頒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布還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491頁,第2字許惟賢第220頁,第3字
分也。从攴。分聲。
段注此形聲包會意。
《周書》曰:乃惟孺子攽。
段注《雒誥》文。今《尙書》作頒。葢孔安國以今文字易之。《周禮》亦作頒。當是攽爲正字。頒爲假借字。鄭司農云:頒讀爲班布之班。據許所偁古文則當云頒當爲攽。不爾者漢時攽字不行也。馬注《尙書》。頒猶分也。云猶者,頒訓大。大則必分。非可徑訓分也。故云猶。
讀與虨同。
段注分聲彬聲本皆在十三部。徐仙民於《周禮》頒音墳,於書音甫云反是也。音轉入十四部。布還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