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𠁗的意思解释

𠁗

一部16画上下结构U+20057

一部

16画

15画

上下结构

FDJD

JAK

EDNG

U+20057

1132511132511134

意思解释


基本释义

𠁗

同“奭”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 )

唐韻》:呼訝切;《集韻》:虛訝切,𡘋音罅。集韻》亦作赫。詩・大雅》:反予來赫。【箋】口拒人謂之赫。【釋文】赫亦作嚇,鄭許嫁反。莊子・秋水篇》:鴟得腐䑕,鵷雛過之,仰而視之曰嚇。【註】司馬云:怒其聲,恐其奪己也。【釋文】嚇,許嫁反。集韻》亦作哧。

又,《廣韻》:笑聲。

又,《廣韻》:呼格切;《集韻》:郝格切,𡘋音赫 —— 義同。詩・大雅》:〔釋文〕毛音許白反。莊子・秋水篇》:〔釋文〕又,許伯反。

又,《廣韻》:怒也。

集韻》:通作赫,或作䓇、奭。

注解

〔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嚇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è、xià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赫

〔嚇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è] ⑴ 见“吓”。⑵ 怒斥声:“仰面视之,曰:‘~’!”⑶ 张开:“或~鳃乎岩间”。 [xià] ⑴ 见“吓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上反切詩亦切頁碼109頁,第15

𠁗

異體

𠁗盛也。从大从皕,皕亦聲。此燕召公名。讀若郝。《史篇》名醜。

鉉注徐鍇曰:「《史篇》謂所作《蒼頡》十五篇也。」

𡚐

𡚐古文奭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古文百作𦣻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七反切希式反頁碼286頁,第6行,第1

𡚐盛也。從大,從皕,皕亦聲。此燕召公名,讀若郝。《史篇》名醜。

鍇注臣鍇曰:「《史篇》謂史籒所作《蒼頡》十五篇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286頁,第7行,第1

古文奭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上反切詩亦切古音第五部頁碼548頁,第2許惟賢245頁,第8

𡚐盛也。

段注《釋詁》。赫赫躍躍。赫赫,舍人本作奭奭。《常武・毛傳》云:赫赫然盛也。按奭是正字。赫是假借字。《小雅》。路車有奭。韎韐有奭。毛曰:奭,赤皃。此當作赫。赤部云:赫,火赤皃。奭是假借字。

从大。从皕。

段注皕與大皆盛意也。

皕亦聲。

段注詩亦切。古音讀若郝。在五部。隸作奭。

此燕召公名。讀若郝。

段注三字當在皕亦聲之下。

《史篇》名醜。

段注此爲召公名徵古說也。召公名奭。見《尙書》、《史記》。而《史篇》云名醜。《史篇》之作。去周初未遠。未審何以乖異。敘目云:及宣王大史籒箸大篆十五篇。《漢志》。史籒十五篇。周宣王大史作。又云:史籒篇者,周時史官敎學童書也。按省言之曰《史篇》。《王莽傳》。徵天下《史篇》文字。孟康曰:史籒所作十五篇也。許三偁《史篇》。姚下云《史篇》以爲姚易也。匋下云《史篇》讀與缶同。此云《史篇》名醜。計度其書必四言成文。敎學童誦之。《倉頡》、《爰歷》,博學實仿其體。

𡚐,古文奭。

段注古文百作𦣻。則知皕作𬛭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